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年内信达澳亚基金业绩一落千丈,成也冯明远,败也冯明远?

时间:2022-06-09 08:22:56 | 来源:市场资讯

财富大侦探007

2022年即将过半,主流的公募基金的产品纷纷出现了大幅的回撤,尤其是之前的高景气赛道,今年以来回撤在15%-30%不等。

在结构性熊市中,没有谁能一直收益长虹,也没有谁能够始终在市场中屹立不倒。

2021年,信达澳亚基金公司的3年、5年权益类产品绝对收益分别为289.88%、313.87%均在全市场公募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一。

但是今年以来,信达澳亚旗下的3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收益均为负,多数基金同类排名在后1/2。

而管理公司一半以上资产的顶流基金经理冯明远,除了今年成立的3只以外,其他12只产品今年以来跌幅均超20%,同类排名在后20%。作为2021年的黑马,信达澳亚到底怎么了?

顶流经理冯明远业绩不佳

信达澳亚规模缩水

信达澳亚基金(原名为信达澳银,下同)成立于2006年6月,是由信达资管与澳洲联邦银行旗下的全资公司康联首域共同发起成立。2020年前,信达澳亚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在250亿以下,但2020年后,信达澳亚的规模开始“爆发性”增长。

(信达澳亚基金近十年管理规模,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2年5月22日,信达澳亚总管理规模750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约627亿元,权益型资产管理规模约583亿元,可见股票资产的占比非常大,整体投资风格比较偏向激进。

从产品分类也能看出,偏股+股票型基金占比权益近94%,大量的产品布局风险更大也收益更高的产品。

2021年信达澳亚的偏股型基金与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得十分不错。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偏股型基金年收益率为40.28%,同类公司为10.61%,同类排名3/130。

(截至目前基金种类,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正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牛市中,踩对板块行情,这种产品布局业绩很难不出彩;结构熊市中,业绩也很难扭亏为正,信达澳亚基金就是典型的案例。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信达澳亚旗下共有3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收益均为负。其中,有14只基金年内净值跌幅超过20%,多数基金同类排名在后50%。跌幅在10%以下的产品基本上都是2022年以来成立的产品,说明成立半年以上的产品今年来跌幅均在10%以上。

从非货币基金规模变化也能看出来业绩在大幅缩水。2021年末,信达澳亚非货币基金规模691亿,目前非货币基金规模是627亿,环比减少64亿。若剔除今年新发的产品,存续的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大幅缩水116亿(今年新发行约52亿),缩水比率近16%。

(截至目前部分权益类基金业绩,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信达澳亚业绩大幅下滑,权益规模大幅缩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是曾经的顶流基金经理——冯明远业绩不理想。

目前冯明远在管10只基金,基金规模合计超382亿元,占据公司整体管理规模大半壁江山,占权益类基金规模近70%,除了今年新成立的2只基金外,其他产品跌幅均超20%,同类排名也后20%。

而去年,冯明远在管12只基金产品中,有8只基金年度收益率均在30%以上,为信达澳亚贡献出了不菲的业绩。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信达澳亚混合型基金年收益率为22.35%,同类公司为9.85%,同类排名17/135;偏股型基金则更加优异,年收益率为40.28%,同类公司为10.61%,同类排名3/130。

今年与去年的业绩反差,让信达澳亚基金这个2021年的黑马跌落神坛。众所周知,冯明远是有名的新能源赛道选手,今年以来新能源却持续受挫,风格失利,顶流基金经理拖累了整个公司的业绩。

冯明远一人管十只基金达上限!

复制粘贴选股均暴跌

信达澳亚太过于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而冯明远恰好又是赛道型选手,深谙新能源产业,那么在今年这个杀估值的行情中,结果可行而知。

冯明远,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硕士,2010年9月开始了投研生涯,起初在平安证券研究所,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亚(原为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监、联席投资总监。2021年由于业绩较好,任为公司副总,分管权益投资业务。

截至目前,冯明远在管基金规模约382亿元,较去年末缩水了约29亿元。冯明远在管基金有10只(A/C合并计算),单独管理的有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信达澳银领先智选等在内的8只基金。与李淑彦、齐兴方分别联合管理信达澳银匠心臻选两年持有、信达澳银精华A/C这2只基金。

从下表可以看出,截止5月22日,冯明远今年以来的管理业绩十分不理想。有意思的是,不管成立是7年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还是成立2、3年的信达澳银领先智选、科技创新一年定开A/C,但凡是冯明远独自管理的产品(2022年成立以来除外)今年以来的跌幅均在23-25%左右。虽然2022年以来大盘走势不好,但如此清一色的亏损,让侦探哥不得不怀疑,是否复制粘贴选股?

(截至目前冯明远在管基金,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下图为从2022年一季度基金季报整理而来,侦探哥随机挑选了冯明远独自管理的四只基金,果然发现,除了信达澳银科技创新一年定开A中有中航光电,其他三只前十大重仓股简直一模一样,就连个股权重都几乎一样,重合度非常高!

(冯明远独自管理的4只基金的重仓股,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冯明远其实早在2019年之前,大部分时间只是管理了两只产品,但2019年之后,新能源持续高景气,公司迅速给他加码,而他作为典型的赛道型选手,也十分擅长新能源领域,就这样层层加码,目前在管有10只。

监管所规定的基金经理管理数量的上限是十只,设想下,如果没有监管的约束,冯明远又会管理多少只呢?毕竟精力有限,业内的顶流基金经理多数管理4-6只,行情不好是客观,为投资者负责任则是主观。

引入投研人才

消除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才是长久之计

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的持股结构过于集中于新能源与5G为代表的赛道股,这种路径依赖,也妨碍其管理基金的仓位调整,叠加今年以来的行情,加剧了基金产品的波动。

没有谁能一直收益长虹,也没有谁能够始终在市场中屹立不倒。这背后其实是说明现在真正意义上的全市场基金非常少,虽然过去5-10年中最成功是消费基金和新能源基金,但其业绩是不能延续的,没有任何行业是一直涨的,因为社会总资源是有限的。

那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全市场基金经理稀少?这主要是追求景气赛道更容易出爆款基金,规模是基金公司的生命线,为了快速做多规模,基金公司更倾向于做赛道型基金。

赛道型主要覆盖新能源、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如果只投消费,从2021年6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压力都会很大;如果只会医药,代表去年到现在压力一直很大,如果只会新能源,从2021年10月开始到如今,没有任何系统性的机会,只有个股性的机会。

优秀的全市场基金往往不显山不露水,虽然很难冲到全市场年度冠军位置,但胜在更强的稳定性,经济好的时候会买新能源、半导体,经济下行也会去选择低估值的消费、地产金融等大白马,不偏向某一行业,根据行业轮动风格去配置行业,在行业中再自下而上去选股。

若是仅依靠冯明远一人均衡配置全市场基金实在难以实现,短期内引入其他行业优秀基金经理是破局,当然要做好分工协作。以信达澳银匠心臻选两年持有、信达澳银精华A/C这两只为例,分别是冯明远与李淑彦、齐兴方联合管理,今年以来跌幅在21%、20%左右。

虽然回撤力度也不小,不知道是不是李淑彦、齐兴方的参与度不高,但还是比冯明远独自管理要稍微好一些。

侦探哥特地去看了李淑彦的背景,李淑彦擅长研究周期业、制造业,比较在意控回撤,投资风格比较保守。信达澳银周期动力基金是其独立管理的产品,成立于2020年12月30日,截至今年5月22日,近一年的收益为52.61%,同类排名前5%。确实可以看出,近一年以来周期行情要远好于新能源赛道。

相比于与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联合管理的信达澳银匠心臻选两年持有,信达澳银周期动力在近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业绩表现相对优异些。

(李淑彦独自管理的信达澳银周期动力A业绩,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重仓持股方面,以高景气的培育钻石赛道为主,配上稳增长行情的“基建、地产”,再辅以高端制造的国机精工和受益海外通胀逻辑的赛轮轮胎。在一季度行情里,这确实是套不错的打法,侦探哥有点期待李淑彦二季度又会配置什么板块呢?

(信达澳银周期动力A的重仓股,数据截至2022/5/22,数据来源:wind)

现在看来,信达澳亚后续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投资体系和产品线,减少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大力布局全市场均衡配置基金。毕竟,严重依赖于某一位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进行业绩产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