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网证券日报之声
202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清单共涉及19省份,规模总计97.05吉瓦。2022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抓紧启动第二批项目。
近期关于新型能源产业的政策密集不断,《“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得益于政策端的持续发力和市场热度提升,风电、光伏板块在5月份持续走强,同花顺风电板概念(885641)指数当月涨幅达到15.91%,光伏概念(885531)指数涨幅达到17.57%。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抓紧启动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与新基建中新能源领域高度相关。此前第一批项目的建设运营,加快了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缩小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提升了国家能源保障与环保水平,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北京亿特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2021年作为风光大基地项目的开局之年,第一批项目迄今为止的开工率已达到90%以上,近期还要按照“应开尽开、能开尽开”要求进行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的实施工作,政策也在不断细化落地实施方案和相关目标。
如《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在第二批项目中,统筹安排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项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准和开工建设基地项目、煤电项目和特高压输电通道。
兴储世纪总裁助理刘继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风光大基地承载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任。根据业内预计的规模,风光大基地项目第二批计划超过400吉瓦,直接投入的资金超过1.6万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万亿元以上。
刘继茂说:“目前政策端已经给予了充足的支持,如何有效的商业化落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祁海珅进一步补充,目前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资金筹措和金融等支持方面,亟须借助资本市场更加高效的融资投入到项目建设,同时也要测算好盈利数据以回报股东。此外,电网侧需要有效提高消纳和调峰能力,破除一些跨省跨区输电协议壁垒,加快全国统一大电力市场化的建设。还要降低设备价格高企的问题,除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优胜劣汰,更需要新技术的投入降低原材料消耗和综合成本。
“加大电网建设和调节能力、增强用电侧价格和消纳的灵活性、为发电侧的项目投资保驾护航,成为推进风光大基地项目的‘三驾马车’。目前‘马车’已经启动,接下来需要政策与资本端的持续铺路与跟进。”祁海珅如是说。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