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尚伃
当前,全行业共有20家券商已设立资管子公司。其中,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牌照。券商申请资管子公司的队伍不断扩充,近日,国信证券、国联证券纷纷抛出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计划,而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目的之一意在拿下公募基金牌照。
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券商资管业务表现韧性十足,在一季度业绩承压的态势下,不少上市券商的资管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不过,随着券商资管进入深化转型期,马太效应凸显。
两家券商加入
资管子公司设立队伍
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券商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券商资管、参控股公募基金、私募股权管理业务等,当前券商资管和参、控股公募基金收入主要为手续费收入,私募股权管理业务收入以投资收益为主。其中,公募基金业务已经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路上的重要一环,“含基量”及公募基金牌照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券商的业绩成色。
自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国信证券、国联证券纷纷表示拟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其中,国信证券拟出资15亿元,国联证券拟出资10亿元。同时,国信证券还为资管子公司提供累计不超过30亿元的净资本担保承诺。
国联证券明确表示,公司设立资管子公司符合监管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泛财富管理战略定位,有利于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加快业务转型,聚焦主动管理,提高客户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资管子公司成立后,将努力建成综合性资产管理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金融理财服务,为公司贡献稳定、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除国信证券、国联证券抛出计划外,证监会网站显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华创证券、申万宏源等6家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事项在审批中。
中金资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中金资管已经提交了成立证券资管子公司的申请,并从制度、业务规划、团队建设和系统运营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公募牌照申请工作。中金资管作为券商资管也有自身的一些禀赋特点,希望能在服务民生和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进一步多元化。”
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从机制及定位来看,各券商明确对券商资管的定位,与旗下公募基金实现差异化发展,发挥券商资管在固收+和机构资金方面的优势,持续完善固收+、权益等产品线。
券商资管业务表现
韧性十足
相较于其他传统业务,券商资管业务表现韧性十足。截至2022年3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5.38万亿元。其中,券商及资管子公司的资管业务规模合计为7.27万亿元,占比为47%。
随着券商资管转型的深入,分化也开始加剧。一季度,上市券商五大主营业务中,除投行业务实现正增长外,资管业务收入的同比降幅最低,显示出十足韧性。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111.98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资管业务具备一定优势的券商依旧实现收入增长,西部证券、东北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均超220%,光大证券(维权)、国联证券、浙商证券、中泰证券、国元证券的同比增幅也均超50%。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位列前三,分别为27.76亿元、23.4亿元、9.79亿元。
其实从去年开始,券商资管业务一直表现抢眼。去年,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499.13亿元,同比增长28.15%,在五大主营业务中增速最高。其中,国联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最高达96.4%。
不过,不少券商的资管业务转型之路中也并不顺畅。一季度,有15家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降幅超10%;2021年,有11家上市券商的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降幅超10%。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背景下,未来国内的资管市场将全面进入净值化的时代,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日益增加,资管行业趋势向好。”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参与者和资产管理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投行、投研和投资的业务协同优势,在差异化的赛道发力,积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一方面,券商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二级市场的投研优势,积极布局固收+和权益类FOF产品,坚持稳中求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投行优势,积极开发ABS、REITs产品。”
反弹行情下的专属投资礼包!投资VIP权益、1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