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宏观政策须进一步发力

时间:2022-04-18 12:23:21 |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辛圆 王玉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虽然当前经济运行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稳的底盘依然坚实。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分析师指出,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大范围反弹,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中国经济明显承压,但得益于前两个月的良好开局,一季度经济增长仍保持稳定。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国家统计局在新闻稿中称。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对界面新闻表示:“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爆发,覆盖面广,影响的城市在经济版图中重要性强,整体经济承受较大压力。不过,前两个月经济数据相对较好,这为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他还表示,财政和货币政策发力,各地重大项目开工以及留抵退税等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

财政政策方面,截至3月末,各省份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约1.25万亿元,完成年度额度的34%;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

货币政策方面,继去年12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又下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等政策利率10个基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周五,央行宣布将于4月25日再次降准0.25个百分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分析师表示,未来经济走势取决于疫情控制情况和政策对冲力度。当务之急是尽快遏制住疫情,恢复生产,财政和货币政策要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靠前发力,精准发力。

基建投资速度加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9.3%,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涨幅比1-2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升温和财政支持密不可分。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65万亿元,截至3月底,发行进度已超三分之一,且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额度已全部下达。根据财政部要求,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将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

应习文指出,在疫情持续打击消费、出口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将挑起稳增长重任。从资金面看,专项债资金、银行配套信贷、中央预算投资资金供应充足;从项目看,各地“十四五”重大项目呈现出早开工、早建设的特点。这些都是支撑基建投资的积极因素。

不过,他同时表示,基建投资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疫情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部分投资项目停工。此外,上游价格上涨的成本、地方和城投债务压力等也会影响基建投资的回升力度。”应习文说。

国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也表示,政策面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不小,但影响基建的因素还包括疫情防控以及地方财力。仅从后者来看,在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城投融资受限的情况下,基建增速回升的高度将受到约束。

房地产投资重回下降通道

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7%,涨幅比1-2月收窄3.0个百分点,显示市场在3月重回下降通道。

房地产行业由于其上下游链条较长,对经济运行意义重大。中原地产研究院公布信息称,2022年以来,全国至少有60多个城市发布了各种稳楼市政策,涉及下调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仅3月以来发布的利好政策就接近50次。

尽管政策频吹暖风,但市场并不买单。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一季度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62.6亿元,同比下降47%。另据央行数据,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735亿元,同比少增2504亿元。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表示,居民中长期信贷的疲软反映出目前房地产销售市场依旧萎靡。尽管春节之后国内多地因城施策,放松房地产调控,但是在居民收入增长不确定性上升、房价上涨预期较弱的背景下,这些刺激政策并没有快速转化为销售端的回暖。

“在房地产销售迟迟没有好转,严监管大方向不变的背景下,房地产只能够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获得较小的喘息空间,这个时候相应的投资决策也会相对偏谨慎,未来房地产投资可能还会持续下行。”孙永乐说。

杨业伟也表示,尽管政策在积极出台,但短期尚未传导到销售层面。他指出,房地产投资是销售的滞后指标,从以往经验来看,销售回升1-2个季度后,投资才会企稳回升,因此,房地产走势有待继续观察。

制造业下行压力加大

1-3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15.6%,涨幅比1-2月回落5.3个百分点。这既有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拖累,也和当前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有关。

“制造业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但现在的情况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对成本端产生很大的压力,地缘政治冲突也对海外的需求产生了一定冲击。”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说。

他指出,去年在外需提振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制造业投资表现尤为亮眼,但今年来看,制造业的终端需求例如出口、房地产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都会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掣肘。

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大幅回落1.8个百分点至47.2%,创去年11月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当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虽回落至8.1%,但仍在高位。

央行公布的数据也预示制造业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2月份,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13448亿元,同比仅多增148亿元。

“在疫情持续反复,而且防控并未放松的情况下,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担忧。从3月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也能看到,是三个月来的最低,企业做中长期投资规划时肯定更为谨慎。”孙永乐说。

疫情阴影下消费增速重现负增长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5%,涨幅较前两个月大幅收窄10.2个百分点,也是2020年8月以来首次录得负增长。受新冠疫情反弹影响,消费端受到明显冲击,无论是作为大宗消费代表的汽车还是餐饮等线下场景都较为疲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 汽车类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餐饮同比下降16.4%, 金银珠宝类同比下降17.9%。增长较快的有,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5%,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1.9%,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5%,饮料类同比增长12.6%。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弹,给消费市场的运行带来了较大压力,致使消费增长整体偏弱。从全年经济目标的角度考虑,如果没有消费的助力,仅把希望寄托在基建和地产上,那么势必会阻碍重重,同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付一夫指出,目前来看,疫情依然是影响消费的最大不利因素,不但对消费场景造成冲击,也造成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与消费信心不足。

伍超明表示,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部分城市也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但疫情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后期消费增长不宜过于乐观。

央行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7%,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比上季增加2.9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长放缓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5.0%,涨幅较前两个月收窄2.5个百分点。疫情冲击之下,工业生产也受到波及,比如物流配送时间增长,采购更加困难,订单减少等等。

上述不利因素在生产层面已有显现。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生产指数仅为49.5%,时隔五个月再次回落至荣枯线以下。3月,工业增加值中的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比1-2月大幅回落8.2个百分点。

应习文表示,受疫情反弹和防控措施升级的影响,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一些工厂被迫停工,未来工业生产不确定性上升。

据国是直通车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陈士华表示,5月份国内整车企业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停产的现象。“如果上海、吉林等地长期不能复工复产的话,肯定会对中国汽车行业带来负面影响。”他说。

杨业伟表示,预计短期内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明显回落,后续能否回升,取决于疫情的持续性,而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