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管理费暂减60%、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时隔三个月,针对产品净值出现的“较大回撤”,杭州一家百亿私募董事长深刻反思,并对投资人“表达歉意”。
在4月8日举行的一场线上投资策略报告会上,这位私募董事长透露:公司私募产品收益率排名“落后”,客户持有体验“很不好”,有很大意见,“我们很内疚,自己也很不满意”。
为此,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未来一段时间,除了存续产品老客户的追加,以及已经在募集通道合作进行中的产品外,公司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集中精力争取把存量产品的净值修复上去。
最大回撤超28%,董事长“很内疚”
无论是资本市场层面的“黑天鹅”,还是自身投资策略的“准备不足”,在最近几次直面投资人的投资策略会上,面对旗下私募产品的净值回撤,敦和资管的高管都没有选择回避。
“从这次回撤中,我们吸取了两个教训——一是对于政策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二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商品带给我们的增量收益有限。”2021年12月底,敦和资管首席投资官张拥军反思称。
以敦和资管的代表作——敦和峰云1号为例,自成立以来,出现了两次两次较大的回撤:一次是2020年一季度,最大回撤10.1%,第二次回撤出现在2021年四季度,最大回撤12.78%。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4月1日,敦和峰云1号今年收益率19.7%,最大回撤也从三个多月前的12.78%扩大至28.26%,创造了这只产品自2017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纪录。
“今年以来,市场大幅调整,产品短期净值回撤和波动较大,给投资人带来不好的持有体验……”面对有“很大意见”的投资人,这一次担负沟通重任的也换成了公司董事长施建军。
会上,施建军汇报了一季度产品表现的总体情况——主要合作机构代销私募产品收益率中位数在-11%。“这样的业绩表现,客户意见大,我们很内疚,自己也很不满意。”施建军称。
施建军的“不满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公司产品组合配置中,在分散化方面做得不好;二是这一轮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敏锐性警惕性都不够,风险规避做得不好。
管理费暂减60%、暂停一切新发产品
“我们面临的任务很艰巨,我们的压力也很大。”施建军在会上称。
面对净值回撤带来投资人的“伤害”,同时也为了表达他们的“歉意”,施建军在会上做出了两项承诺——管理费暂时性减收60%计提;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集中精力把存量产品净值修复上去。
对于敦和旗下自主发行并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敦和担任投资顾问的资管产品,单位净值低于1.000元期间,公司将实施管理费或固定投资顾问费暂时性减收60%计提的措施。
对此,施建军解释称,待产品净值修复后再行恢复原标准计提,他们将尽快与各基金托管人、相关业务合作机构协商一致,确定暂减计提的具体实施方案,具体以公司发布的通知为准。
当日,施建军还宣布,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三大系列产品除了存续产品老客户的追加,以及已经在募集通道合作进行中的产品外,公司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集中精力争取把存量产品的净值修复上去。
在产品跟投方面,施建军透露,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及员工投资公司产品份额占比是29.81%。“做以上这些调整,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利益是和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他称。
深刻反思:股票团队“年纪轻的比较多”
在产品净值出现大幅回撤后,施建军表示,他们也在不断检视和思考,对各个系列基金逐一梳理、并基于此为每只基金制定了后续策略部署和风控方案,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汲取经验教训。
首先,今年的投资实践表明,要始终坚持大类资产配置不动摇。过去几年,资本市场上出现的极端情况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碰到更多前所未见的变局和风险因素。
“为了服务好客户,我们在努力了解和理解这些新变化会怎么影响投资。特别是要加强理解和应对这样的长期结构化变化和投资范式的转变,理解这些变化对投资组合意味着什么。”施建军称。
不论如何,在不了解不知道,但又对资产价格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会大幅度增加情况下,坚持大类资产配置,分散化配置是更好地应对新环境和挑战的最优选择。
其次,以开放谦卑的心态面对正在剧烈变化的宏观和金融市场环境,从根源上检视公司在新环境下所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投资环境是金融市场投资者从没有经历过的。
在施建军看来,下一步,他们的投研团队要通过新环境中的大问题大变量大趋势做深度研究思考,要通过向国内外同行专家学习,与时俱进,抓紧完善和迭代我们的理论体系。
“我们的股票团队相对人员比较多,年纪轻的比较多,过去几年进步还比较快。股票也要和CTA一样,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构建在新环境下的股票投资优势。”他称。
最后,不为外界环境变化所扰,专心建设大类资产配置平台。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而不是依靠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某个团队,以后将根据今年以来暴露出的问题,做针对性地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