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子霖
新股“不败神话”破灭,令市场的天平开始向并购端倾斜。
去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屡屡出现,不少投资人开始重新考虑并购市场。在其看来,破发风险叠加IPO排队时间和限售时间成本,并购这条路值得一试。
联储证券并购业务部日前发布的报告对2022年A股并购市场进行了预判。
报告认为,在IPO估值优势逐渐下降这一趋势下,A股并购春天即将到来。同时,在壳价贬值的大背景下,“A吃A”也将成为常态。
IPO估值优势不再
拟上市公司主动求并购
据统计,2020年注册制方式发行上市的105家公司中,大部分公司上市后的市值表现令人唏嘘。市值40亿元以下的公司由上市首日的8家猛增至60余家。
另一方面,这批公司中市值超过70亿元的公司,也由上市首日的55家缩水至17家,市值回落明显。
报告指出,假设企业有1.5亿净利润且按照20倍市盈率估值,其选择并购的整体估值也可达到30亿元,此时若无需进行业绩对赌则股东可直接获利退出,尤其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讲,选择并购不但可以节约IPO以后1-3年限售的时间成本,还不用承担未来市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最近半年内,我们操刀的几个并购案例也对此有所印证。”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尹中余举例称,尽管标的公司符合独自IPO的标准,有的甚至估值超过了30亿,但标的公司实控人考虑到并购估值与IPO并无明显差别,且通过并购引入新的实际控制人有利于标的公司尽快做大做强,纷纷主动选择了并购重组,而不是IPO。
借壳寡淡 “A吃A”将成未来常态
自2016年出台史上最严重组上市(俗称“借壳”)新规以来,A股借壳自当年开始大幅下滑。
据统计,2021年首次披露借壳的9家上市公司5家已经失败,截至2022年3月15日剩余4家的状态均为股东大会通过或证监会反馈意见,无一家成功完成。
报告认为,随着注册制的深入,很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规模上市公司的PB倍数已经小于1,因此这些上市公司本身就可以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并购标的。
以京东物流巨资收购德邦物流为例,本次交易,京东方面看中了德邦物流在大件货物运输中的不可替代地位,以及双方的产业整合效应;中联重科和路畅科技的并购,并购方看重的是路畅科技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积累等。
数据显示,2021年,A股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新披露案例达到13起,创下新高。联储证券预计,随着注册制下壳价值的进一步缩水,上市公司的估值不断步入合理区间,“A吃A”会成为常态。
大单回暖
重大资产收购止跌企稳
2016年后,A股上市公司主动发起的重大资产收购活跃度不断下降。2021年,A股并购重组审核数量仅有47家次,同比下降约45.35%,较最高峰的2015年下降86%,创下新低。
从交易规模来看,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主动发起的重大资产收购累计116单,与2020年(117单)基本相当。从交易规模看,已披露交易金额的66单合计交易金额为2171.47亿元,同比增长15.41%。
2021年,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交易8单,同比增加60%,较2020年有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国企改革、产业整合为目的的大型收购有所增加,例如徐工机械387亿吸收合并徐工有限、上海机场191亿收购虹桥公司100%股权、东方盛虹144亿收购斯尔邦100%股权等。
破产重整数连创新高
难度不断加大
自2019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数量不断创下新高,2019年-2021年,该数量逐年创新高,分别为7家、15家和17家。
联储证券认为,注册制背景下,随着壳价值不断缩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难度日益增加,有业务协同的产业投资人越来越难寻找,重整耗时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法院受理重整的上市公司合计有39家,其中仅有9家公司引进了具有业务协同的产业投资人。此外,即使招募到了重整投资人,但也存在付款进度严重违约、中途更换重整投资人等情形。
重整耗时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平均耗时分别为166天、178天和290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2021年同比上升高达63%。
但需指出的是,重整后的公司仍会面临退市风险,例如破产重整后的*ST新亿日前已正式进入强制退市程序、重整后的*ST德奥的恢复上市申请也被交易所拒之门外。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