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网证券日报之声
当前正值年报披露期,有关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却频现。高管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关键人才,其动向备受关注。高管辞职都有哪些原因?它能为投资者传递什么信号?
高管辞职原因多样
3月23日,*ST天首、深南股份等8家A股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关于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截至3月23日,已有511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
据记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高管离职最常见的原因是“个人原因”,还有的是“因工作调动”,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身体原因”。虽然公告中的辞职原因从字面看似乎很简单,但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辞职背后或另有隐情。
恺英网络(维权)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骞军法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高管变动,无外乎主观或客观寻求改变。主观方面,为了更好发展前景或者规避从业风险。客观方面,行业前景、监管环境、公司生态等发生较大变化,不得不做出改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钱向劲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主要有几个原因,除了公告中常常可以看到的个人原因和工作变动之外,有些还和重组后新的管理团队入驻、业绩不达标有关,有些高管还会因为方便减持而选择离职。”
记者发现,在公司控制权变更、资产重组、面临重大处罚或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况下,也容易导致高层变动。
例如,3月17日,*ST新亿(维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长陈丽红女士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陈丽红女士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公司董事长(代)职务,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代)职务。此前,由于虚增营业收入,调整后的财务指标,公司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要求。3月22日,上交所对*ST新亿做出终止上市决定,该公司也成为2022年A股首家强制退市公司。
“许多公司在出现经营困难或管理危机时,会采取更换高管的方式以期改善现状,但成功达到预期的情况其实并不多。究其原因,不一定是新换的高管不尽力,更多的是公司生态环境未发生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根本转变。”骞军法补充道。
区别对待高管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511家披露高管辞职的上市公司中,有68家上市公司董秘离任,25家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离任。记者通过整理发现,上述公司的董秘或财务负责人都选择在公司年报披露前提交辞呈。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董秘和财务总监都肩负着上市公司重要事项的披露,以及重大财务报告,包括年报、半年报、季报披露的签字画押等相关责任,因此,在注册制改革和新证券法落地实施之后,他们责任更重。
“年报披露前办理离职,是更敏感些。随着新证券法实施,以及证券监管力度加强,避险性的离职趋势可能短期内不会减弱。” 不过,骞军法亦表示,上市公司的治理和信披,主要责任也未必在于处于工作一线的董秘、财务总监和证代等人员,更多根源在于实控人、大股东等关键少数人员。
市场对核心高管离职的消息十分敏感。“核心高管流失对公司而言,意味着管理层的不稳定以及公司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存疑,是不利于市场信心的。”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辞职,投资者该如何对待呢?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安光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管作为最了解公司经营的群体,如果出现多位高管同时辞职且没有并购等客观或特殊原因,可能说明高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不乐观,投资者对该类公司应保持警惕。”
钱向劲则建议:“应区别对待高管离职的公司,需要仔细分析公司基本面。如果基本面良好,估值不高,仍可持有;如果基本面恶化,则以回避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涉嫌违规,公司高管为了脱身而辞职,这类公司更要谨慎对待。”
福利来了!低位布局良机,送你十大金股!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