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儿越来越拼文采了,或许基金公司需要增加一个岗位:首席写信师。兴许后续还能出几个行业作家?(文学方向非媒体方向)
基金经理斗季报
近几年,有一个好现象就是基金经理愈发重视季报跟投资者沟通的作用,季报写得越来越用心,也越来越走心。“小作文”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投资者给予的积极评价,也让基金经理更积极。柠檬君给季报“小作文”总结了3个趋势:
一是长度越来越长。以往“小作文”通常是千八百字,也就是高考作文这个篇幅,跟柠檬君每天文章的长度也差不多,后来逐渐加长到2000字、3000字、4000字,引领者杨锐文更是获得“杨文长”的称号,宝盈基金的陈金伟更是在2021年四季报中将字数提升到5000多字,A4纸接近满满5页,柠檬君对此只剩下瑞思拜,我是写不了这么长……
二是文体有转变。“小作文”其实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本身是应用文,说明白情况就行,现在“小作文”有转向议论文,另外散文化也是趋势之一,越来越有文学作品的味道。
三是个性化、艺术化,文学性越来越强。虽然罕见文学出身的基金经理,但是名校毕业的学生,文学素养普遍也比较高,只要想发挥,还是有得发挥的。
量产持有人信
《致持有人的一封信》,现在也是进入到量产状态。基金经理写,基金公司也写。
以前最早是在基金发行、成立、打开申赎的时间点,基金经理写信介绍产品、感谢持有人、交流建仓思路等,是新产品陪伴的一种形式,后来也用在老产品身上。
现在行情出现波动,尤其是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时候,也常常有信发出,安抚投资者情绪为主。
最近这自购事项,也开始写信了,就3月17日这一天,柠檬君就看到了中庚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的信:
真是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被纳入到写作范畴了。除了形象宣传片团队的需求,基金公司对于持有人信撰写的需求也在明显提升。
“首席写信师”
“首席写信师”不是开玩笑,基金公司确实挺需要的。
基金公司有大量写信的需求,相对于格式化的基金公告,“信”这种形式,更温暖,也更能说明白一些问题,读者的阅读门槛相对来说低多了,看不懂公告乱解读的人很多,“信”通俗易懂说明一些内容更有力量。
而且“信”这种内容也不是谁都能写的,更不是营销策划和品牌公关的分内之事。“信”和“说明”或者“声明”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虽然也是为了工作,还摆脱不了应用文的用途,但是“信”的形式要求坦诚、真挚的交流,不能完全为了宣传产品和维护品牌形象。
有的信,内容上就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利用信息披露的保护,忽悠持有人。这种信之于基金公司来说,确实有作用,想质疑的人也没有实锤能锤死,但是对于品牌形象来说,确实是毁掉了,还不如不写。
一封好的信,说得清事儿、行文通俗易懂、态度诚挚是基础要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有点文采,深入人心那就更好了。
柠檬君还真是挺期待写季报&持有人信能写出作家的,国内财经作家很多,还真得缺少优秀的金融行业文学作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