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没机会了,我们下轮甚至下下轮再见”。
文丨马慕杰或许很多人还在为医疗板块二级市场的调整而深感忐忑,但在一级市场,医疗领域又袭来了一股投资热。这一次的主角,是合成生物。
“这类案子非常好推”,用一FA的话说,“因为合成生物相关的项目,我们从丙方变成了甲方。”
从相关企业的投融资动态也可看出资本的高涨热情。最典型的一个案子——蓝晶微生物,6个月融资3轮,背后集结了一大批有头有脸的VC。据说,蓝晶微生物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已超40亿元。
“机构真的是在排队追”,投资人王森说,经常有创始人和他讲,“这轮没机会了,我们下轮甚至下下轮再见”。
资本密集关注的同时,也有投资人表示这个市场有些过热了。“如今的合成生物就如同当年的创新药,只要加上这个概念,至少在融资上会容易得多。”
有项目估值1年翻3倍
有投资人直接给创始人买“头等舱”
不止一位投资人对投中网提到,合成生物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大火,引爆点来自2021年国外两家合成生物企业的上市,分别为Ginkgo Bioworks和Zymergen。
上述FA表示,由于合成生物在国外有对标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对国内相关项目的兴趣极高。“我们手里的一个天使项目,估值近亿,但凡看过BP的投资人都表示要投进来。”
王森大概也是从近一年开始明显感受到国内合成生物的热潮。他曾在2021年初计划投资一家公司。当时觉得估值有点偏贵,正在犹豫要不要出手的时候,其他机构就投进来了。王森说,这家公司当前的估值相比那一轮已经翻了3倍以上。
翻翻近期公开的融资记录,也可看出资本的踊跃态势。除了蓝晶微生物外,合成生物学企业引航生物于近日宣布已连续完成C轮、C+轮超4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中,C轮由高瓴创投和夏尔巴投资联合领投,广发乾和、厚新健投、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绿动资本及老股东元禾控股跟投,C+轮则由礼来亚洲基金独家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高瓴创投还连续投资了蓝晶微生物,后者的其他加持方还包括元生资本、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中平资本、峰瑞资本、华兴医疗产业基金、光速中国、腾讯投资、碧桂园创投、三一创新等超10家机构。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1年,国内合成生物领域的融资数量及规模达近3年最高。2019年-2021年,合成生物类项目的融资事件分别为276起、352起、458起,融资金额分别为390亿元、670亿元及1136亿元。而2022年1月至今,该领域的融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70起。
对于合成生物的此番资本竞逐,投资人张琨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有些基金碰到被争夺很厉害的案子,为表诚意,还会直接给创始人买头等舱的机票,让其飞过来会面IC(投委会)。
而在一众投资机构的追捧下,合成生物领域的某些标的对估值预期也格外乐观。张琨对投中网提到,他曾见到这样一位创始人,在为公司进行一轮融资时就同时策划好了未来好几个轮次的估值。按照这位创始人的说法,“我们这一轮估值大概3亿人民币,但有10多家机构排队要给我们过亿美金。那1年后,我觉得公司估值肯定得要数亿美金了。”
炒概念还是真创新?
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合成生物的应用范围较为综合。伴随研究和技术的不断突破,合成生物拥有在多个垂直赛道产业化落地的潜力,包括医疗健康、能源材料、农业食品等。
当下,资本争相涌入这个方向,想必也正是看中了合成生物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CB insights数据,2020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为61亿美元,而到2024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189亿美元。
不可否认,合成生物技术前景可期,有望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然而,客观来看,目前国内合成生物的发展势头虽猛,但整体市场仍处早期起步阶段,标的质量参差不齐。在资本的狂热竞逐下,部分项目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估值泡沫。
不止一位投资人对投中网表示,他们已在这个领域跟踪了许久,至今仍未出手。原因就在于好案子不多,且一些案子的估值溢价有点重。王森对投中网直言,“这个市场有不少都是炒概念、讲故事的公司。”
祥峰投资合伙人刘天然也提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投入到合成生物学领域创业,在投资中,投资人需要警惕一种现象,即为了“合成”而“合成”。
刘天然就曾看过这样一家企业。该公司打算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合成一种新材料,去替代传统材料,以做到“更环保”。但实际上,这项原有的传统材料在国内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本就符合环保标准。换句话说,这家公司想要合成的新材料其实并没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如此一来,新材料的成本势必很难快速下降。
北极光创投李帅提醒,合成生物公司还应加强对于产品产业链和应用场景的深入研究。李帅说,也许公司成功用生物合成了某材料,同时也把材料成本降到了可接受的范围。可一些现实情况却是,该材料可能并不符合终端产品现有的生产线,无法实现直接替代。又或者,利用此材料生产终端商品的综合成本还是较高。这意味着,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前,此材料的市场都是理论市场,无人买单。
不过,在刘天然看来,如今合成生物领域存在适度的泡沫也并非坏事,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催生行业走向更成熟。“现在市场上项目分化明显,除了几家先跑出来的代表性公司外,多数项目又小又散。未来1-2年可能会有更多公司涌现出来。”
好案子的“标签”:产业化、可落地
说到底,与其他“技术派”项目无异,对于投资人来说,判断合成生物公司是否优质可投的核心判断逻辑即在于能否商业化落地。
而商业化有两个前提:一方面,后端市场要有足够的爆发力;另一方面,为规模化应用,合成材料的成本要足够低。
张琨对投中网表示,这两个标准能筛掉市场上的一批项目。“特别是降成本这一点,很多创始人甚至都没有这个意识。”张琨说,他之前就问过一位创始人该如何降成本,结果对方直接回了句,“这个东西还需要降成本吗?”
“有些创始人看上去简历很好,但其实并不清楚怎么解决行业痛点。”张琨直言。
此外,在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上,投资人也要谨慎判断。李帅提到,对于合成生物平台类公司,平台技术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壁垒,是否稳定及具有可拓展性也非常重要,这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含量,稳定输出新产品才更有价值。
“当前合成生物学公司的创始人普遍年轻且缺乏产业背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产业转化和场景落地。”李帅表示,其会重点关注上游技术突破及交叉赋能方向的公司,对于管线型公司则优先选择具备产业化背景或经验的创业团队。
在祥峰投资的评估体系中,项目团队是否有真正扎实的产业化积累也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刘天然认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不应只是具有单一的学术能力,闭门造车,而是要能市场导向,找到科研与商业的最佳融合点。
团队之外,刘天然也会考量公司的技术壁垒及商业模式,比如市场定位、所替代产品的空间规模、产品面世时间等等。
“合成生物的产业化落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即使是到了标准化生产环节可能也会因各种原因导致失败或延迟,难度比预想要大得多。”在刘天然眼中,一家优秀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不仅要比拼前端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的能力,也要比拼后端的工艺流程。“只有真正做到了低污染、低成本、大规模量产的玩家,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森、张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