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基金发行仍处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天。
Wind数据统计,如果按基金成立日来计算,今年2月共成立了58只基金,合计募集规模294.15亿元,平均发行规模5.07亿元,创下近三年(近36个月)新低。
具体来看,在2月份的基金发行市场上,一方面基金募集规模较小,多只产品勉强跨过2亿元门槛成立,也有基金宣布延募或募集失败;另一方面也反应在产品类型上,在当月新成立的基金中,首募规模前三均为债券型基金或“固收+”基金,显示出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新基金发行规模创近3年新低
Wind数据统计,如果按基金成立日来计算,今年2月共成立了58只基金,合计募集规模294.15亿元,平均发行规模5.07亿元,无论是募集总规模还是平均规模,这一月度的基金募集成绩单均创下了近三年(近36个月)新低。
而在三年前的2019年2月,基金发行情况更为严峻,当月共有20只基金成立,合计募集规模仅有110.36亿元,平均发行规模5.52亿元。
3年时间,两次均在2月遭遇基金发行冰点,固然有春节假期的原因,交易日较少,但主要原因仍然是市场大幅回调后悲观情绪的蔓延。2019年2月,A股刚刚经历2018年的熊市开始企稳,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而2021年2月,A股同样刚刚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急跌,上证指数回调超8%,而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一度大幅回撤了超20%。
反映到基金发行市场上,一方面是基金募集规模较小,多只产品勉强跨过2亿元门槛成立,也有基金宣布延募,甚至直接宣告募集失败;另一方面也反应在产品类型上,在今年2月新成立的基金中,首募规模前三均为债券型基金或“固收+”基金,显示出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具体来看,今年2月首募规模最大的基金是工银瑞信瑞兴一年定开,为40.1亿元,该基金是一只纯债基金,1月7日开始募集,2月10日募集结束;而首募规模最大的权益类基金同样出自工银瑞信基金,为工银瑞信核心机遇,成立规模15.09亿元,基金经理为鄢耀,该基金从1月28日募集至2月23日,募集了近一个月。
此外,截至2月28日,今年以来共有5只基金公告募集失败,其中仅2月28日当天就有2只;此外还有约50只基金延长募集期,而好不容易募集成立的基金,成立规模也大多徘徊在2亿元成立门槛上下,还有10余只规模不足5000万的发起式基金。
3月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加入战局
展望3月,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约有40只基金将在3月份开启发行,其中不仅有金梓才、林英睿、詹佳等优秀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的诚意之作,也有程洲、邹唯等投资老将的重磅回归。
例如,3月7日,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海外投资负责人、基金经理詹佳拟发行一只名为光大保德信核心资产混合的新基金。詹佳认为,稳增长逻辑不止于基建、低估值板块,更深入的指向是产业调结构和提质量,因此,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稳固是大势所驱,数字经济、汽车智能化、高新技术等方向具有政策确定性强、行业空间大、国产替代加速的显著特征,先进制造和战略新兴有望成为市场长线资金的选择。
同日,财通基金投资总监金梓才的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基金也将开启发行。金梓才在今年比较看好养殖、服务业、食品行业。他认为,猪价低点已过,去产能进入中段,供需拐点在22年2Q来到,股价匹配产能周期,领先于猪价周期,而若疫情好转、消费好转,则将为养殖带来额外弹性;而随着疫情即将步入常态化、航空、酒店、餐饮等“出行链”的投资机会将会修复。
而在3月10日,近两年崭露头角的黑马基金经理林英睿也将携新产品入市,其拟管理的广发睿合将开启发行。林英睿是一位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他曾在基金公告和媒体访谈中将自己的投资方法归结为“困境反转”,在去年因为重仓煤炭、有色金属等周期股而收获颇丰,目前重仓在银行、航空等低估行业。
此外,国泰基金的程洲、汇安基金的邹唯等投资老将也均在3月有新基金面世,两人管理的国泰睿毅三年持有A、汇安润阳三年持有A分别将于3月14日、3月16日开启发行。
均衡策略今年更加吃香
而从基金投资范围来看,相比往年较多的行业主题基金,今年的均衡策略基金有所增多。
例如,招商基金正在发行一只名为招商精选平衡的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崟是一位攻守兼备型选手,擅长通过平衡配置行业以力争使基金组合相对稳健运作;而在3月4日,招商基金还将发行一只名为招商安鼎平衡一年持有的基金,由马龙与王刚共同管理,其中马龙是固收领域的明星基金经理,其管理的债券型基金过往业绩表现出色,而王刚是均衡派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再比如,2月25日开售的易方达均衡优选一年持有,同样是一只定位于均衡风格的基金,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嘉文非常重视控制回撤,曾表示“作为一名积极寻找个股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不仅应该在牛市创造收益,更应该在熊市有所作为。”
而在3月2日,博时基金也将发行一只“均衡风”基金博时均衡回报,公司宏观策略团队认为,年度维度下,持续3年的成长牛或已结束,适合乘着成长超跌反弹调结构。结构上,继续推荐几条主线:一是硬核高景气超跌反转优选:新能源车和汽车零部件(智能化趋势);二是通胀链的石油石化(石油开采/油服)和猪;三是成本对冲型组合的煤炭+电力打包买(电力短期性价比调整到位,同时建议关注电力上游煤炭,作为成本上涨的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