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王健、长江证券包承超、光大上海唐佳吉:新春开市,虎年股市能否如虎添翼
主持人:这里是光大银行“私人银行资配百场行”直播系列第56场,现场第17场直播,欢迎各位朋友们关注和加入。
元宵佳节还没到,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虎年新春大吉、财运滚滚、投资虎虎生威。新春开市,虎年股市能否如虎添翼?我们将在今天的直播当中围绕这个大家密切关心的主题开展交流,并且也专门为大家邀请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行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所以,千万别错过今天的直播。
2021年市场风格分化,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难度也明显增加,今年开年市场也陆续出现了调整,我作为一线的投资顾问每天与投资者沟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投资者也非常焦虑,都在问我大同小异的问题,比如震荡市下该如何进行个人的资产配置、2022年的配置有什么样的选择、遇到回撤又该怎么应对、权益市场今年又该怎么样看。
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在观看今天直播的过程当中,我也建议大家可以带着你们的问题来,结合嘉宾的观点,看看能否收获到自己的好经验,正式的直播即将开始。
今天很开心能和健总面对面地交流,我也提前向可爱的投资者们收集了一些问题,想要了解更多样的健总。所以在今天直播开始之前,我专门设置了一个“快问快答”的环节,每个问题都需要您在2秒钟之内做出回答,您准备好了吗?
王健:准备好了。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您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做什么?
王健:第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做交易,要打开交易软件看每天的公告、每天市场发生的情况,就是你的组合的一些情况。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当你感觉到压力大的时候,你会怎么样调节?
王健:我会通过运动,我喜欢打网球。
主持人:您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王健:如果跟投资有关的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应该是查理·芒格写的《穷查理宝典》。
主持人:在投资当中您是更注重收益还是风险?
王健:其实我们投资当中收益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当然我们的结果肯定是愿意“你有收益、风险小”,但是我觉得这两个都要关注,你降低了风险,其实你也需要获得收益的。
主持人:国内外有很多投资大佬,您最欣赏哪一位?
王健:当然是巴菲特。
主持人:直播间的投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光大银行投资顾问唐佳吉,也是今天这场直播的主持人,非常高兴地来到中欧基金跟王健总、包总两位前辈一起交流。正好请两位嘉宾直接跟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打声招呼。
王健:大家好,我是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健。
包承超:镜头前的各位基民朋友大家好,我是长江证券的分析师包承超。
主持人: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再补充两句,王健总一直是我心目当中的宝藏基金经理,而包总就像一位智囊团外的老师,我也从您的研究分析当中吸收了很多养分。所以,今天真的非常荣幸。
有很多投资者朋友在2022年的新年愿望都想改财运,其实最简单、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改财运的方式就是提高自己对财富的认知,首先请问包总,您如何看待今年的投资前景?
包承超:这个问题无论是咱们做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还是镜头前的基民朋友包括散户朋友,大家可能最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2022年,尤其在经历了年初到现在一波比较明显的调整之后,我相信咱们做基金经理的心情跟镜头前的基民朋友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比较焦虑、焦急。对后市到底怎么看,大家都会纠结这个问题。首先,亮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再聊一下我们详细的论据。
第一,市场的后市,第一我们不悲观,整个市场的赚钱效应都还在。第二,整个市场在风格上今年可能会更偏均衡一些。去年整个市场会比较偏成长多一点,包括大家能关注到的一些行业的机会,很多的机会是来自于成长的机会,今年会偏均衡一些,价值跟成长里都会有一些机会。
第二,在行业配置上,在消费、金融地产包括在一些新的赛道里都会有一些分化的机会。一
展开聊一下我们的想法跟思路。
第一,整个大盘或者整个市场的大势,为什么市场调整比较多了之后,其实我们对市场也并不悲观呢?核心的原因很简单,以前我们在做策略研究的时候,跟机构投资者以及包括散户的朋友经常交流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到底是什么驱动了多元金融资产股票涨还是跌的问题。我们用两句话做一个总结,整个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或者整体市场的大势是看流动性的,而盈利决定了风格和结构。用更简单的话说,这个市场到底是熊市还是牛市,还是结构市,是取决于流动性的。什么叫“盈利决定风格和结构”呢?整个市场如果是牛市,牛市中涨的最多的品种和熊市中跌的最少的品种,以及结构市中能穿越的品种都是盈利增长比较快的品类,这是一个结构的问题。毫无疑问,现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环境,从货币政策来看,依然保持一个充裕的流动性的环境。为什么在一个保持充裕流动性的环境之下过去这段时间市场的表现是比较弱势的状态?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现在的宏观环境包括市场的环境有一点点像2018年四季度的状态,2018年四季度当时也有不少基民朋友经历过当时那段状态,2018年四季度用一句话做总结,大家都看到前期经济增长是比较弱的,但是同时政策上稳增长已经开始比较明显地提到政策重要性的最前头。政策上的稳增长已经落地,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信用端,或者金融数据没有表征出来稳增长,我们没有看到在实际银行的放贷和企业的融资没有落地。这么一段尴尬的窗口期,很多投资者会比较纠结经济前景到底怎么样,包括后续风险资产到底还能不能关注。因为2018年四季度大家也经历过,当时包括国常会,包括经济工作会议,都在强调第二年要“开门红”,信贷的开门红,经济也要开门红。但是由于经济差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多金融机构包括投资经理,包括一些提供实体信贷的银行机构,大家对于未来的前景不是那么乐观,这个时候虽然政策底看到了,但是金融数据的底还没有看到,这一段时间大家即使货币政策比较宽松,但是大家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度不是那么高,市场表现出比较孱弱的一个状态。
有幸的是,我们其实已经能够看到现在的这种市场环境在宏观的逻辑上,包括在一些实体经济的表征上,有一点点像2019年年初的感觉。虽然过去一个季度金融数据底还没有见到,但是现在已经在预期上慢慢开始看到,大家在预期一月份的信贷最后这段时间开始慢慢宽起来。包括我们看到开工率的一些宏观的指标,在春节之后开工的一些情况开始明显比同期变得好转。包括前几天的《新闻联播》里,陆陆续续在提各个地方在一些重大的项目都是同步在开工。我们觉得慢慢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金融数据的底开始慢慢看到。历史上来看,金融数据底看到,由政策底再到慢慢金融数据底看到了以后,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资产的无论是风险偏好还是估值的支撑力都会变得比较强。所以,现在这个点上其实是阶段性相对偏低的位置,反而比较值得我们慢慢去布局,去做一个风险资产投资的一个时间窗口。
总结为一句话,从政策底到金融数据底,这个过程中,这是一段过去一个季度比较难熬的阶段,但是等金融数据底慢慢看到包括开工数据慢慢好转以后,我们相信后续盈利的预期包括资本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都会开始慢慢往上改善、提升。
所以,整体市场全局来看大盘是往看多的方向来看的。
第二点,在风格上为什么强调成长和价格会相对会均衡一些?从我们策略的视角,自上而下来看问题,有几点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
毫无疑问,去年因为外需出口特别得好,我们内需市场其实是一个去杠杆的状态,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的市场环境还是一个紧信用的状态,包括整个经济状态也比较差。但是往后我们能够看得到,在稳增长这条大的赛道和线索里面,传统的动能和新的动能都是并举在加码,包括景气度的边际改善,新的跟旧的是同步做的。我们相信整个市场在宏观经济反映到市场结构和风格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新的跟旧的、成长跟价值都会有一些结构性的表现机会,在风格上跟去年是不大一样的。去年整体是紧信用的状态,传统、价值那一块还是表现偏弱一些,这是风格上的表现。
在行业结构上,各个领域肯定都会有更多细分的机会,我们接下来把其它的答案就留在后面主持人的一些提问里。
主持人:刚刚包总从宏观层面,从宏观数据上解释了2022年整个的投资情况,健总怎么看接下来2022年的投资环境?
王健:刚才包包提到对整个2022年的市场是不悲观的,我也赞同这一点。2022年对股市的影响,除了宏观经济,另外一个就是流动性。宏观经济其实是处在一个偏弱的状态,但是跨周期的调节(流动性)是处在一个宽松的状态。对于企业的盈利,因为从整体的盈利增速来说,可能是不利的,但是从不同的上下游的结构来说,大家的增速也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认为其实通过结构性去选股,应该是会取得一些好的收益的。大家可能对今年的市场调整印象特别深刻,回顾过去这一年来,资金收益的水平都是偏负的状态,我们半只脚都已经站到了熊市的状态了。说实话我们往后看,如果按照宏观研究员对经济的刻画,中国的经济是处在一个偏衰退的状态,也是衰退了有一段时间。
包承超:中后端。
王健:这个阶段由于一些政策的跨周期调节,跨周期其实是“稳增长”,这是当前必要的一个状态,我们应该是距离到一个离春天不远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往往确实是应该我们要布局在权益市场的一个情况。因为从投资的感受来说,它跟我们去做投资是类似的,大家都是要逆着人性的一个状态。市场越火热、越好的时候,大家都跟着一起买的时候,可能你的收益率未必好。但是大家都想远离这个市场的时候,往往其实就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大家越来越要把我们的投资端的一些资金放在权益市场里,去做一个长期的规划。这不仅仅是对2022年的看法,大家放到未来的十年,我们更应该去投资什么,权益市场应该是大家一定要可选的一个角度。
主持人:的确像刚刚包总和健总提到的,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的波动备受我们的关注。请包总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一下我们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各个行业又经历什么样的变化?
包承超:这是一个挺宏大的问题,从宏观到产业结构,到底现在各自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我们从自上而下的视角,给大家做一个比较笼统的归纳。
第一,中国经济处在一个衰退期的中后端。我们关注过去几年的经济变化,包括轴微观的一些产业结构的变化,过去这几年有几个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疫情的影响导致整个经济的环境一直处在比较弱的状态。经济比较弱,毫无疑问是在一个衰退的过程,无论是信贷的增长,从金融数据来看,还是从实际的增加值,包括消费的社零数据等等,都是在持续地下滑。为什么现在在这个点上,我们看到有一个衰退中后端的过程?也就是衰退期的中后端往往体现出来几个特征,第一,政策慢慢地在稳增长这一块加码。镜头前的各位基民朋友还是深深打下烙印的,就是当年金融危机那段时间,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当时,2008年四季度的时候,那时候也很清楚,能够看到在货币政策上首先是持续宽松的状态。第二,财政政策上也开始慢慢地加码。2015年也是整体处在经济上衰退期的中后端,但是临近到最后面的时候,慢慢开始财政上有加码,货币政策是持续加码的,货币先行,持续加码了好一阵子,然后财政政策开始加码。2015年下半年经济慢慢磨底,2016、2017年经济开始慢慢改善。整个环境是有一点点经济状态在一个衰退期的中后期,这是从经济的角度看问题。
第二,各个行业、各个板块不同的赛道所处的生命周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大类的角度来说,首先,周期类的一些产业经历了过去十年产能的出清和经济在顺周期的这些行业板块上需求的下行,再加上过去五年供给侧的改革,现在这个点上,很多周期类或者是大制造类中上游的一些板块,它处在供需结构比较紧平衡的一个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第二,消费领域处在了一个分化的状态,有不少过去这几年大量做资本开支的成长的一些消费品类,这几年的时间也在慢慢洗牌,类似于房地产产业链,在经历了过去十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然后房地产销量开始慢慢下行和房价开始慢慢下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房地产产业链,这些门类有很多一些可选消费进入了一个洗牌和分化的阶段。同时也能看到还有很多成长性消费,比如新消费的一些领域,过去几年比较热的,无论是功能性饮料、新的茶饮,都是成长性的消费,这也是分化的阶段。当然医药也是一样的,其实医药跟消费是摆在一块儿,都是偏分化的一个状态。大家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基民朋友做投资,都是要搞清楚这里面并不是一个板块性的问题,而是各个细分领域分化的问题。所以,更多的肯定是找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做这些板块的投资。科技领域依然是在一个快车道上,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的制造业也从原来的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毫无疑问科技领域未来也将持续是经济产业以及包括整个市场结构里面重点值得大家关注的一条赛道和一个领域,它一直在一个成长的过程,只不过周期波动很大,大家的投资往往容易买到高点,有一个比较大的回撤,但是回报率拉长来看,优质的一些个股和一些细分行业都是给大家创造非常大价值的。
王健:我们看到市场是波动比较大的一个市场,但是我认为权益投资,投资的就是每一个赛道里,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去寻找一些增速比较好、盈利能力比较稳定的一些企业。这种情况下,大家在传统上或者是在一些消费、医药、科技领域,都能够找到一些点,当然越来越需要专业的判断。包括消费应该也不仅仅是大家所理解意义上的,除了白酒,但是消费分必选和可选,汽车有时会放到可选消费领域,汽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制造方式,它的进入者其实也都越来越丰富了。在现在看未来十年汽车的格局会是什么样,我认为还是会有很大的变化。其实投资就是从变化里去寻找机会,这是一个点。
另外,医药。医药的刚需还是比较强的,它就是一个老龄化的过程,医药政策在前几年进行了很大的梳理,创新药的企业有一个正常的回归,创新药的企业能够获得它所要获得的东西,这个赛道确实是需要一些专业的分析来判断。
主持人:我们经常在2021年听到这样三个名词“消费”、“医药”、“科技”,在很多新发基金的时候也是经常布局的,特别是去年。但是从2021年来讲,这三个赛道表现一般,医药更是大幅度地回撤。健总,中欧在布局消费和科技赛道的时候,您是如何抓取低估值、高成长的?
王健:消费、医药、科技也不仅仅是2021年大家经常听到的几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从2017年开始不断地反复讲,2017年到现在其实有五年时间,医药从2017年开始,不断地被大家所认知,发现这个行业很好。我当时在做医药研究员的时候,那时候是2003年,甚至到我做基金经理的时候,在2009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医药行业在整个A股市场里是一个小行业,它的占比也就是2%、3%的状态。但是后来大家越来越发现这个行业很好,需求好,有一些增速很好的子行业,这个行业当时的市值占比在整个A股市场里仅次于银行。资本市场有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所以,它好并不只是2021年的一个状态。但是确实大家从去年的下半年发现,医药的调整还是比较大的,包括现在,确实这个行业在政策的覆盖上,比如医保的一些药品需要集采,但同时医保之外的一些产品,可能也要集采,大家担心对一些企业的盈利有影响。另外,包括前几天美国对中国的一家企业做了进口设备的限制,把它放到观察的名单里,大家也担心这会不会影响一些企业的发展。
我认为这些企业的发展确实会遇到政策上的一些障碍,但是这个行业大家不能因此就丢弃,它还是一个好的行业。为什么?因为从需求上,大家都希望活得好、活得久,这就是医药的需求。而且中国在医药的制备上,我们可能仿制药得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创新药也越来越跟着海外最好的去走,我们的医疗器械也能有一些国际化的公司,这是医药产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认为还是要把时间放得更长一点去看这个行业,它还是有机会的。
主持人:健总在路演上一直说自己在做投资的时候坚持GARP风格,兼顾估值的成长特点,也是经过多年检验的。请健总向大家介绍一下您投资GARP的投资策略。
王健:GARP策略用英文表述就是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基于合理价格的成长。我们选股票怎么去选?在资本市场或者在权益市场,我们所获得收益的来源跟基本面投资有关,因为这个市场获取盈利的方式比较多种,但是我们采取的是跟随企业的成长去获得收益。“成长”就浓缩了对一个公司做基本面分析,事实上你要去审视这个公司在这个行业里过去怎么成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推断它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对它未来会做一个盈利的预测。估值是当前你的股价是1块钱,OK吗?比如我对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测,我对未来做一个估值分析,我认为它1块钱被低估了,应该值2块钱或者3块钱,我在这个阶段要去买。简单地这么来讲,估值成长匹配的原则去选行业或者去选公司,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判断。所以,我的GARP策略指的是估值成长匹配的原则去选股。另外的方式,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市场表现特别好、特别热门的一类股票或者一类行业,但是如果价格太高了,在我的组合里是比较少出现的。为什么?比如说它当前已经2块了,但是我在未来的盈利贴现里,认为未来也就值2块钱甚至不到2块钱,对我来讲就不要买。再好的公司也不可能价格一直无限地往上涨,这是我的判断。
主持人:这个问题我请教一下健总,您刚才说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合理的公司,您之前说PEG是一个不错的指标,PEG相当于PE和PB的估值来讲会好很多,因为它都考虑到企业增长率的因素,增长率对PEG最后的影响结果也是很大的,PEG的这个结果也是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EG。您如何在自己的投资组合当中看待PEG当中的纪律?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纪律?
王健:PEG的指标,大家会觉得简单去用它,PEG是不是唯一,事实上我认为你是取未来一个季度还是未来一年,还是未来三年,还是未来五年,这其实是有一些讲法的。按照PEG去估值,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我能够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相对还是能够持续增长,用这个PEG会更合适一点。可能大家会简单地拿PEG这个结果去衡量王健的这个组合是跟PEG更关联一点,但事实上我们不是这样去寻找标的的。比如说消费、科技,明显的消费就是一个偏持续稳定增长的板块,它和科技还不一样,科技就是天然地有一个弹性,科技的来临,颠覆性、成长的速度其实不是消费能够匹及的。所以,很难拿PEG单独地去衡量,比如说消费或者科技,你不能硬性地拿这个单独地衡量它值还是不值。当然科技有科技的一些估值的方式,新的业务即使不创造盈利,但是很快速,又是未来发展前景很好的状态,可能会有其它的指标去衡量。
记者:去年恒大和华夏幸福爆雷的事件,很多民营地产发生很多问题,包总有没有对地产做过深入的研究?
包承超:王健总主要聊了比较多关于科技、医药、消费的一些理解,像地产这些行业,不仅仅是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可能对于很多镜头前的基民朋友也是很陌生的,虽然房子这个事情大家都很了解,但是大家对房地产股以及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关注度可能并没有那么高。我们的想法很简单,第一,从宏观上来说,地产毫无疑问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我们做过一些定量的测算,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如果下降10个百分点,对GDP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再算上产业链的影响,就更大了。所以,地产本身在投资这个领域,对经济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最近这段时间整体表现得比较弱,其中有一个点是大家也在担心市场出现一些尾部风险,给经济和信用上造成一些压力和损伤,这也是大家担心的一个问题的来源,因为地产包括地产链在实体经济上对经济的影响跟关联关系还是比较重的。当然我们需要做出判断,影响到底有多大,包括它后面这个影响到底应不应该考虑。
首先,市场确实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是千人千面的,我们做了一些市场研究分析,看到市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大家在这个领域里面的判断的跨度是比较大的。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首先,地产的房住不炒的政策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但是因城施策的一些微观的结构调整依然都还在。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也能够看到,部分的一些城市在慢慢地发生一些微观的结构上的变化,包括贷款,包括首付等等,都有部分的一些地方在发生变化,在政策上也是在因城施策,也是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调整。所以,这一块首先从方向上来看在往积极的方向调整。
第二,在结构上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以往我们讲地产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商品房。但是现在政策上也在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包括保障房、安居房、农村建设房包括一些租赁房等等,这些结构也在慢慢地给原来传统的商品房对于经济的拖累带来一些对冲的作用。
所以,综合评估,我们做了一些分析跟研究、展望,我们认为今年虽然在年初刚开始的时候,地产的拿地不是那么积极,再加上整个地产的投资增长上,在销售增长、投资增长上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负的增长。但是全年来看,包括政策的边际放松,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今年还是比较可控的。涉及到股票或者涉及到行业,地产这个行业其实还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头部的企业,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超额收益或者是股票核心驱动力不是完全取决于基本面,它更多的是跟政策的预期有很强的关联度。所以,我们认为做一个基础配置,也是值得大家在里面去做一些优选的。
主持人:在做投资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价值和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健总,您是如何定义“低估值”,因为我们作为投资顾问,每个基金经理来路演的时候,都会说我会去买“低估值”的股票,您如何理解低估值?如何理解一个公司进入成长性的?
王健:每个基金经理都会讲我买的这个股票是值的的,大家各有各的看法,我们采用的方法还是基于在这个行业里头的竞争力、它的定价分析。它在这个行业里如果竞争力是很强的,但是同时它的定价又是低于行业的或者是在行业中间。比如说水平是高于行业的,你的定价就应该要有溢价,按照这个标准去审视各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对于企业的判断或者对于公司的发展,一定是相对动态的调整去看的,我们也希望看到一些公司市场上的定价没有被挖掘出来,可能它身上有一些业务因为短期一些因素,它的一些业务可能短期表现不好,但是如果放长看,它其实不是像市场所认为的这样,我们期望能够发现到这样的一点。我认为整体的市场不完全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是需要有专业的分析。为什么我们要有行业研究员?其实我们越来越需要有行业研究员去做这样的分析、判断,它在这个行业里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样子,它可能能做到什么程度。比如说做到天花板,你是不是有可能会跨越到另外的行业去发展?我们其实越来越会看到可能有一些成熟行业里的龙头,其实对于企业自身来讲,它也都在考虑它的发展的问题,它在以往的行业里头已经做到很好了,它的发展空间不大了,它在布局其它的行业,它要去跨行业发展。具体到公司里,去做这样的判断。
主持人:健总,再聊一些投资决策和组合管理方面的问题。您曾经提到过,在没有超越市场认知的情况下是不会买“大众情人”的一些股票。什么原因让您这样去做?有没有相关的例子?
王健:“大众情人”是普遍大家可能对某一类资产的认知,大家都觉得好。我刚才提到了我们是要做一个定价分析,再好的标的到达一个价格以后,脱离了这个行业的定价标准,在我来讲很难去买到它。我还是希望油市场没有认知到的点。一说到大众情人,这个市场的人都认知现在哪个特别好,哪个特别火,是不是都买到这个里头了?你买得够不够?肯定大家应该会考虑这个,大家都觉得都好,全世界的眼光都看到了,或者我们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对我来讲,我买的前提应该是我看到了你还没看到的东西,即使你是“大众情人”,你认为它未来可能翻倍,我认为它可能会更好,除非我看到了更多的一些层面。所以,对于市场已经充分认知的一些标的,确实对我来讲意义不大。
主持人:包总,今年的春季躁动是否会提前结束,您是怎么看的?
包承超:我甚至可以反过来觉得春季躁动还没开始,也没有说提前结束,因为大家发现今年至少从元旦以来到现在,市场经历的是比较明显的调整。我们做一个回顾和总结,由于我们整个政策底看到了,但是整个信用端或者是整个金融数据上看到的一些信贷投放,看到的一些经济预期都还没有落地,没有看到实际的投放数据落地的时候,这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的是,虽然大家预期是说元旦之后,大家都讲“春季躁动”,但实际上由于信贷、金融数据没有改善的数据的落地,导致其实从元旦以来到现在,市场经历过一波比较明显的调整,反过来也是可以这么讲,当信贷增长,当整个经济预期发生扭转的时候,这一波的春季躁动的起点才刚刚开始,我们认为现在这个点上才是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我们并不觉得会提前结束。
主持人:听了包总的演讲,我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作为一名基民,在基金产品持有策略方面,健总,比方说我们去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一年期持有的产品,对客户来讲也是一种考验,因为一年期间是没法赎回的,只能坚持到最后,因为我们知道2021年上半年很多产品表现得还可以,但是临近开放的时候,比方说临近到今年1月份、2月份开放的时候却净值大幅度地回撤,最后持有期也变成了煎熬期。您作为基金经理,您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提高一年持有期或者几年持有期产品的持有体验感?会不会当中进行择时分红?
王健:我对持有期表示一个看法,大家会发现我们原本去做一些开放式基金,越来越愿意去发一些持有期的产品。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波动的市场。大家能够天天看到净值的波动,今天市场涨了,我就开心;今天市场跌了,我就不开心。客户就是有这样的感受、体验,我也是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但实际上我们买的是公司,一个公司的成长,至少按照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维度去看,如果大家仅仅是按一年期的维度甚至按照每天的维度、一个月的维度去看,我认为这不是权益市场的投资,这就是我的看法。我认为这个持有期是让大家面临这个波动,说实话这个波动我来承受了。如果我也在波动,你也在波动,可能大家的结果就是不好的,这是我的看法。所以,持有期是希望降低一下这样的波动,说实话这个市场净值的变化就是对大家形成这种干扰,大家如果有信任度和有时间度给到我们,我们当然也是希望有一些好的回报给到大家。是这样的想法。
关于分红,我们结合本身基金收益的情况,会适时地做一些分红的东西。
主持人:我在给投资者配置的过程当中,对权益的配置,我一般都要求客户确保能持有三到五年的持有期维度才进行权益的投资,我也呼吁广大的基民朋友,在投资权益市场的时候,尽量长时间看待整个净值的波动。
最后一个问题,健总,在很多发达国家的转型过程当中出现了非常多优秀的公司,给到投资人很高的回报,比如特斯拉、微软、苹果。健总给我们做一个复盘,结合国内外,哪些行业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公司?
王健:在中国,我们从现在去看未来哪些行业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公司出现,其实就是跟转型相关的那些行业会越来越好。从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甚至美国市场的表现来看,比如日本、韩国,跟他们国家有能力发展起来的行业有关,像韩国就是电子发展得很好,美国当然就是信息技术和医药,占它很主要的部分。对中国来讲,因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跟美国接近了,老二的状态。我们既有广大的市场,其实我们的制造能力应该是很强的,有一个数据,我们制造的产值其实是美国的一点几倍的状态,我们的制造能力应该还是规模很大,当然现在在往强的地方去走。在这个领域里,其实持续不断地会有一些好的公司出现。在过去的几年里,工程机械利的一个关键零部件的公司,当时我们看的时候是100亿市值左右,但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是很执着的,他一直在这个领域里钻研。我们一直只能用国外的关键零部件,但是确实它也是经过几年的攻克,国内的这些厂商能够都认可它,同时国外的龙头也认可它,当然它也是涨到1000亿市值,但其实它的维度是跨越了十年,当然最后发现突破了。我会觉得这几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其实都有一些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也希望投资者要有一些耐心去等待,其实没有等待,股票市场不是一个纯交易市场,它某种程度上是为这些优秀的企业有输血的能力,让他们有造血的能力,这才是一个正循环。
包承超:补充一下王健总的这个问题,海内外的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研究我们也做的比较多。正好前段时间刚做了一个研究,看了一下过去20年全球资本市场在板块、行业上对指数贡献率的变化和区别,很明显地能看到,从结果上来说,至少先看过去这20年,发达国家、海外主要的一些西方国家,更多的是在医药、在科技、在消费领域的贡献度是比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比如说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金融跟必选消费的贡献度是比较高的。我相信镜头前的基民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很简单,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总量在发展,总量在发展就有点类似于改革开放以来这30多年的时间,毫无疑问我们在但凡跟总量弹性比较大的领域,包括金融,金融是因为渗透在实体的各个领域,当然整体赛道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说从一个讲总量逻辑的状态开始延展到一个结构变化或者说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板块的逻辑、线索的逻辑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我们能够想象到,在过去的十年,我们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投资,还是从实际优质公司的成长的路径,都能看到转型跟成长的烙印在里面。毫无疑问,在中国本身经济状态,包括我们的人均收入,包括我们的研发强度,都已经跑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第一,在传统的领域里,我们会看到一些优质的公司浪里淘沙、胜者为王,会跑出一些alpha的逻辑。另外,我们在转型的大的方向上,更多看到细分赛道beta的机会,我们觉得还是挺多元的。尤其是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基金经理也会面临着直击灵魂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买传统的还是应该买新兴产业的,我们觉得都是一样的。中国作为那么大的一个国家,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去对标美国、对标日本、对标德国等等之类,我们相对而言更像一个制造国+消费国+科技国的综合体,我们觉得在各个领域里都会有好的赛道和好的公司慢慢冒出来。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直播也接近尾声,感谢健总和包总今天特意为广大投资者展望2022年的投资机会,也带来了满满的投资干货,为我们在新的一年的投资提供宝贵的思路。也感谢直播间前收看直播的每一位朋友,谢谢大家的支持,祝愿大家在虎年的投资当中虎虎纳财、虎虎生威。
谢谢!
—结束—
股民福利来了!送您十大金股!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