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金 | 培育钻石专题:璨若天成,轻奢新宠
来源中金点睛
文樊俊豪 戎姜斌等
近年培育钻石行业快速崛起,传统珠宝品牌纷纷布局,我们认为培育钻石行业正步入技术突破、认知度快速提升阶段,有望保持快速成长势头,我们预计到2025年培育钻石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对应毛坯出厂规模约354亿元),相对2020年有2倍增长空间,中国是全球最大培育钻石生产国之一,相关产业链龙头有望受益行业快速崛起及渗透率提升趋势。
摘要
“种”出来的“真”钻石,培育钻石行业快速崛起。1)培育钻石在理化性质上与天然钻石基本一致:培育钻石是通过模拟天然钻石生长环境下人工制成的晶体,与天然钻石外观、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相同;2)培育钻石已得权威机构认可:2020年GIA证书正式修改评级标准,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评级标准相同,确定了培育钻石的真钻地位;3)培育钻石时尚属性强,性价比更佳:培育钻石价格为1-3万元/ct,仅天然钻石的1/3,且尺寸、颜色、形状更可控,可定制化、批量化生产,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需求快速增长下供不应求,产业链两端附加值更高。1)上游原料生产商以技术为核心壁垒: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毛坯产量约为700万克拉,近三年CAGR高达120%,其中中国产量约占40-50%,且基本以HTHP技术为主(海外多为CVD技术),上游厂商毛利率超60%;2)中游钻石加工商技术门槛较低,为劳动密集型业务:钻石加工厂商大多位于印度,尤其是苏拉特地区,行业集中度低,且同质化竞争严重,毛利率仅为10%左右;3)下游钻石品牌商拥有强品牌壁垒:培育钻石饰品同属奢侈品消费,具备高情感价值,下游珠宝商享受高品牌溢价,毛利率普遍高于60%。
多因素共同催化培育钻石行业持续高增长。1)人工培育技术渐趋成熟,规模优势显现:大克拉合成技术不断突破,我国培育钻石厂商已批量生产5-10克拉的毛坯钻,且颜色、净度均达较好标准;2)品牌积极抢滩,加速市场教育:传统钻石珠宝品牌、独立培育钻石品牌纷纷布局,通过营销建立品牌认知的同时也强化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可,提升消费者接受度;3)消费习惯悄然转变,培育钻石进军时尚饰品:Z世代等年轻消费群体“悦己”消费崛起,培育钻石性价比与时尚属性高,易受年轻人喜爱;4)培育钻石更加环境友好,顺应时代发展:培育钻石对环境影响仅为天然钻石开采的1/7,更能保护地表环境、减少碳排放、节约水资源与能源消耗。
风险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需求,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
正文
培育钻石:“种”出来的真钻石
培育钻石是真钻石,理化性质与天然钻石相同
培育钻石是在模拟天然钻石结晶环境下,基于钻石晶片人工培育形成的钻石新品类。钻石的高硬度、高密度和高色散等特性源自数十亿年在地表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培育钻石将钻石的形成过程带入实验室,通过培养仓模拟自然生长环境,将钻石晶片按需“种”成宝石级钻石。因此,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同是真钻,而非莫桑石、人造锆石等仿钻。
培育钻石具备与天然钻石相同的成分和晶体结构。
► 成分: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均由碳元素构成,而莫桑石和锆石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碳化硅和硅酸锆,除碳元素之外,还包括大量硅、锆等其他元素。
► 晶体结构: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晶体结构相同,均为碳原子正四面体,属于立方晶系。莫桑石是碳化硅的原子晶体,属于六方晶系。锆石是硅酸盐的分子晶体,属于四方晶系。
培育钻石理化性质与天然钻石相同,传统手段难以鉴别。培育钻石基于与天然钻石相同成分和晶体结构,在硬度、折射率、相对密度、色散等理化性质方面与天然钻石基本一致。
对比来看:莫桑石的色散是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的2.4倍,且密度低于真钻;锆石硬度和折射度均明显低于钻石,切割效果不如真钻切面干脆规整,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小洞。传统的钻石检测手段包括比重测试、穿透测试、亲油性测试、硬度检验、导热性检验等,主要原理是根据被检测物的理化性质鉴别,难以区分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
图表1:一图看懂天然钻石、培育钻石、莫桑石、合成锆石
资料来源:我爱钻石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性价比优势明显,市场认可度提升。相较于天然钻石,培育钻石价格更便宜,并且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 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优势明显,产业接受度稳步提升。相较天然钻石,培育钻石主要具备3个优势:①性价比高:在成色基本一致的基础上,价格区间仅1-3万元,为天然钻石价格的1/3左右;②批量化生产:产量稳定,具备扩大市场的能力;③定制化生产:钻石尺寸、颜色、形状更可控。上述三大优势决定了培育钻石的时尚属性和推广潜力,同时培育钻石借势高端钻石,填补中高端饰品市场空白,为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市场基础。
► 屡获权威机构认证,培育钻石概念得到业界认可。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珠宝首饰-钻石业消费信心》标准,培育钻石首次得到权威组织定义。2018年,随着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入局,培育钻石的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稳步提升,行业前景逐渐明朗。2020年,培育钻石接连获得珠宝业界主流评级机构认可,目前三大珠宝评级机构IGI、GIA、HRD均可开具培育钻石的鉴定和分级证书。目前行业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我们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将逐步打开。
发展历程:科技发展带动培育钻石技术不断突破
培育钻石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不同于天然钻石已有三十多亿年历史,第一颗人工培育钻石诞生于1953年,由瑞典电气公司采用高温高压法制成,虽然迄今仅有半个世纪,但依托现代科学迅猛发展,人工培育钻石在产量、成色上不断突破。回顾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培育钻石初问世,以工业用途为主。继瑞典成功培育世界首颗人工钻石之后,美国、苏联以及中国陆续掌握这一技术,但这一时期的培育钻石的颗粒较小,产量不足,且在外观成色上与天然钻石仍然有肉眼可见的差别,无法达到宝石级别。
► 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技术日臻完备,渐具宝石级品相。上个世纪70年代,合成钻石已能够实现较大批量生产,但培育成本仍然高于天然钻石的开采成本,投入商业化生产运营存在难点。随着各国人工合成技术的广泛改良,197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成功合成大颗粒宝石级钻石,进入80年代,日本住友电气工业公司合成黄色宝石级钻石,是世界上首颗合成彩钻,培育技术在各方面逐渐趋于成熟。
► 2000年后:商业化席卷行业,权威机构规范市场。随着千禧年的到来,世界范围内中产阶级崛起带来消费观念改变,市场催动CVD合成技术投入商业化生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培育钻石协会(IGDA)成立、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改定义等,权威机构行动之下培育钻石行业也逐步得到规范,2020年珠宝界重量级权威认证GIA证书正式修改评级标准,自此不再对钻石区分培育和天然之别,昭示着培育钻石行业发展进入新纪元。
图表2:人工培育钻石发展史
资料来源:培育钻石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展望未来,培育钻石将迎来广阔的蓝海市场,不仅对于天然钻石的替代性将进一步显现,而且更将挖掘出比天然钻石更为广阔的使用场景。根据贝恩咨询,2020年疫情冲击下,天然原钻产量同比下降20%,为培育钻石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同时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随着技术、品牌与消费需求形成共振,培育钻石有望大放异彩。
技术路径:HTHP与CVD两大技术路径,各有所长
培育钻石技术主要为HTHP法与CVD法
目前培育钻石主要技术路径为HTHP法(高温高压法)与CVD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1)HTHP法:以一小块钻石为晶种,以石墨或金刚石粉等为碳源,加入金属触媒(铁、钴、镍等过渡金属)降低反应条件,通过顶压机提供高温高压(1400°C+,5.2-5.6 GPa)以模拟自然界天然钻石生长环境,进而生长形成等轴晶系晶质体;
以小钻石作为晶种,向真空反应舱中加入甲烷作为碳源(甲烷已具备钻石结构)、氢气抑制石墨形成、氮气加快反应速度,在高温低压环境下,提供能量源(如微波束)分解气体分子形成等离子云,碳原子向下吸附沉淀至温度更低的扁平钻石排种盘中,逐层生长形成等轴晶系晶质体。
图表3:HTHP法、CVD法技术反应条件
资料来源:GIA官网,实验室培育钻石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HTHP法、CVD法技术反应原理
资料来源:GIA官网,实验室培育钻石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5:HTHP法、CVD法设备形态及示意图
资料来源:实验室培育钻石公众号,中金公司研究部
两大技术各有所长,方法逐步成熟
两种技术路径各有所长,普遍而言HTHP法效率高、颜色好,CVD法克拉重量大、净度优。GIA采用与天然钻石相同的4C标准(颜色Color、净度Cle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评级培育钻石,并注明其生长方式,总体而言目前培育钻石已能达到较高标准。
对比现阶段两条技术路径的主流产品品质来看:
► 颜色对比:
1)HTHP法:目前国内大部分HTHP厂商技术已较为先进,可直接生成D/E/F色产品;
2)CVD法:由于需加入氮气以加速生长(弱慢速生长亦可直接长成D/E/F色,但经济效益较差),氮元素易进入产品进而产生褐色,且易出现晶格错位等缺陷影响颜色,后续需进行改色处理(辐照或高温高压改变内部排列结构),改色后主要产出F/G/H/I/J色钻石。
► 净度对比:
1)HTHP法:由于需使用金属触媒(若不使用则需模拟3000°C/10GPa环境,外部装置难以承受),容易混入黑色的触媒金属杂质,净度以SI/I为主,若控制生长速度亦可直接产出VS级钻石;
2)CVD法:由于无过多杂质元素干扰,产品净度绝大部分在VVS/VS范围,若出现多晶、裂痕等则可能产生SI/I。
► 克拉重量对比(成品口径):
1)HTHP法:由于机器结构、腔体大小等限制,较难生长出大颗粒钻石,目前HTHP法主流成品克拉重量区间在0.5-2ct;
2)CVD法:开放空间,且可在培育期间取出晶体切去边缘黑色石墨后放回继续生长,更适于产出大克拉重量产品,主流成品克拉重量区间在1.5-4ct;
► 生长效率对比:
1)HTHP法:合成压制时间约为3-18天,形成一个或多个晶体;
2)CVD法:生长过程耗时需3-4周,单一机器容纳多个晶体同时生长,具体数量取决于真空室尺寸与排种盘数量。
► 其他领域应用对比:
1)HTHP法:主要可在工业领域用于磨料、车刀;
2)CVD法:由于纯度、可加工性、成形性等更具优势,拥有更广用途,可用于多晶电极、钻石晶圆制作半导体芯片、量子材料等高精尖领域,未来作为高科技新材料前景广阔。
图表6:培育钻石的4C评级标准
资料来源:GIA官网,TIFFANY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技术路径持续迭代,预计未来二者保持共同发展态势。从未来技术发展迭代来看,我们预计二者将保持共同发展态势,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1)HTHP法技术已较为成熟,我们预计未来将以提升克拉重量为主要方向,通过提升缸径扩大机型实现(目前主流缸径为850mm,未来有望提升至1000mm);2)CVD法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如改善机器结构、改进材质,避免、减弱杂色产生;亦可改大规格,2英寸托盘改进至4~6英寸,进而可生成更大晶体、提升产出效率。
产业链梳理:供给缺口持续,市场规模有望破千亿
产业链价值分布符合微笑曲线
上游产能我国占据主导,下游品牌争相布局
我们沿培育钻石产业链构成自上而下进行拆分,上游为人工培育钻石毛坯钻生产商,中游为钻石切割、打磨和抛光的原料加工厂,下游为培育钻石品牌零售商。
► 上游毛坯钻石生产目前半数由中国厂商完成。国内培育钻石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HTHP)生产,主因我国过去已将该技术用于工业金刚石(金刚石砂、粉等)生产,具有一定产能基础与技术优势。此外,在印度、欧美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产,且已建立起一定技术专利保护,生产商包括Element Six、Washington Diamonds等。
► 中游原料加工与天然钻石基本共用产线,高度集中于印度。中游加工包含裸钻切割、打磨、抛光等工艺流程,与天然钻石加工流程相似,故二者基本共用加工产线。目前,全世界95%的钻石加工商都集中于印度,仅苏拉特市就有10万余家。虽然区域高度集中,但由于主要为小作坊形式,行业高度分散且缺乏集中动机,我们预计未来竞争格局不会产生较大变化。
► 下游终端零售不乏巨头入局,市场如火如荼。近年品牌商争相布局培育钻石产品线、积极寻找培育钻石产能供应,主要参与者包括De Beers、Alrosa等全球传统钻石老牌龙头,Swarovski、Pandora等著名珠宝品牌,以及Diamond Foundry等新兴培育钻石品牌。亚洲市场未来前景较大,国内豫园股份已于2021年七夕推出旗下培育钻石自有品牌露璨(LUSANT),此外VDG Jewelry、CARAXY、Light Mark等新兴国产独立品牌亦迅速崛起。
图表7:培育钻石产业链环节及行业格局概览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上游及下游享受高利润率,中游利润相对微薄
整体来看,培育钻石行业利润率呈现微笑曲线。上游毛坯钻石生产具备较高技术壁垒,下游钻石零售拥有强品牌溢价,二者在整条产业链上享受较大利润份额;而中游加工商技术含量较低,竞争格局分散且同质化严重,利润较为微薄。
同天然钻石一样,培育钻石整体价格也以Rapaport国际钻石报价表为参考,钻石珠宝商、钻石批发商与钻石切割厂等市场参与者都以此为参照进行买卖交易。培育钻石在Rapaport天然钻石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折扣,目前培育钻石零售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35%-65%,批发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20%-55%。
为便于理解培育钻石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我们以市场上比较主流的1.5克拉的无色圆钻为例,毛坯钻石的价格约为1600元/克拉,5克拉毛坯钻石切割加工成1.5克拉裸钻,裸钻批发价约为6000-7000元/克拉,品牌零售商通过精加工制成钻石珠宝后零售价约1.6-2.4万元/克拉。
图表8:Rapaport最新钻石报价情况(单位:百美元/克拉)
资料来源:Rapaport(截至2021.10.15),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天然钻石价格(元) = 表上价格 X 单位(百美元/克拉) X 钻石重量(克拉数) X 品牌溢价(或折扣) X 美元汇率,培育钻石在此基础上再乘折扣率。
图表9:培育钻石裸钻批发价、珠宝零售价较天然钻石之折扣率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 原料生产商:以技术为核心壁垒,具备重资产属性,且市场供不应求,利润率较高。培育钻石可通过HTHP法和CVD法两种技术路径实现,二者均具有各自技术难点与壁垒;单台设备投资在200万元以上,具备重资产属性。目前来看,培育钻石市场上已有的上游产能与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培育钻石原料供不应求,上游厂商培育钻石业务毛利率高达60%以上,净利率可达40%以上。
我们认为,高利润率不断激励上游扩产,产能瓶颈突破后毛利率将由目前高位有所回落,但随HTHP大克拉培育、CVD改色等技术难点不断攻克,大克拉培育钻石消费将成主流,产能与价值将进一步向技术领先、产品优质的头部厂商集中,头部企业有望保持可观利润率。
► 钻石加工商:劳动密集型业务,技术门槛较低,利润率微薄。钻石加工厂商大多位于印度尤其是苏拉特地区,但行业集中度低,且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毛利率仅为10%左右,我们预计未来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 钻石品牌商:品牌形成强壁垒,坐拥品牌溢价及高利润率。培育钻石饰品同属奢侈品消费,具备高情感价值,下游珠宝商享受高品牌溢价,而定价机制相较上中游则更加灵活、相对独立,更多取决于自身品牌力、现阶段战略规划等因素。整体而言,受益成本优势及已有的天然钻石广告投放基础铺垫,培育钻石产品利润率高于天然钻石产品,品牌商存在较强推广动机。从商业模型来看,综合已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下游钻石珠宝商毛利率通常在60%以上,期间费用率均在30%左右,净利率水平通常在10%-30%。
图表10:培育钻石产业链各环节价值拆分
资料来源:Rapaport,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此处价格以1.5克拉无色圆钻为例,忽略钻石大小、颜色、净度等参数对钻石价格的影响,作简化处理,以便于理解。
行业快速成长,持续渗透大势所趋
上游毛坯钻:中国占据供给半壁江山,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毛坯产量约为700万克拉,近三年CAGR高达120%。据贝恩咨询,自2018年至2019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毛坯产量从144万克拉迅速增加至600万克拉,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产量仍增长17%至700万克拉。地理分布上,2020年中国宝石级培育钻石毛坯产量为300万克拉(占比40-50%),印度的产量约150万克拉(占比20%),其余在新加坡、美国、欧洲、俄罗斯等。技术上,国内以HTHP为主,国外多为CVD生产。
图表11: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总产量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2:全球宝石级天然钻石总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3:2020年末全球培育钻石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培育钻石渗透空间广阔、趋势确定性高。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虽较天然钻石仍有量级差(目前渗透率为6%左右),但整体处于快速渗透阶段,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我们认为,培育钻石持续渗透为行业大势所趋:
► 短中期看,伴随培育钻石合成技术不断突破,产品价格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叠加品牌商积极教育下,消费者接受度有望快速提升,且上下游利润率可观,推广动机较强;
► 长期看,最后一次带有钻石的火山爆发约为四千万年前,天然钻石矿储存量目前已较为有限,据Edabn Golan Diamond Research,目前全球40余个较为著名的钻石矿的钻石产量占全球钻石产量的90%,其中只有13%的钻石矿的服务年限为40-60年;但钻石消费需求仍然保持旺盛,培育钻石作为天然钻石最佳替代品,渗透钻石珠宝市场的趋势确定性高。
图表14:全球培育钻石渗透率快速提升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5:印度钻石进口中培育钻石占比
资料来源:GJPE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6:世界著名钻石矿预计封闭时间
资料来源:Edabn Golan Diamond Research,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游加工:印度钻石出口金额持续高增,行业景气度不断上行
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额增幅明显。考虑到全球95%的钻石加工生产都由印度完成,印度培育钻石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代表全球培育钻石的发展情况,其进出口额是判断培育钻石行业景气度的客观有效且高时效性指标。据印度宝石及珠宝出口促进会(GJPEC)数据,1H21印度培育钻石出口额为4.79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214.4%。
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额的结构变化表明全球培育钻石持续渗透,行业景气度高。8M21印度培育钻石进口金额为0.73亿美元,天然钻石进口金额为12.07亿美元,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金额占比近6.1%,相较4-7月的5.6%显著提升0.5pct;考虑到培育钻石毛坯售价仅为天然钻石1/5,我们测算8M21培育钻石克拉口径占比已高达18%+。同时,疫情发生以来,印度培育钻石贸易恢复速度高于天然钻石,我们预计未来持续渗透趋势明显,前景可期。
图表17:印度钻石出口金额
资料来源:GJPE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8:印度钻石进口金额
资料来源:GJPEC,中金公司研究部
下游零售:珠宝市场空间庞大,培育钻石具备较大潜力
据贝恩咨询,零售份额看,目前美国和中国分别约占全球培育钻石饰品市场零售份额的80%、10%;零售品牌数量看,美国、中国、欧洲分别拥有25、19、9个培育钻石品牌,我国品牌数量较为可观,具有一定先发优势。此外,基于培育钻石特性的零售定制市场亦在快速发育,我们预计下游市场有望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进一步释放潜在需求。
全球钻石珠宝市场规模庞大,总体保持平稳,我国培育钻石消费增长潜力较大。根据钻石巨头De Beers发布的年度报告,2020年全球钻石珠宝销售额为680亿美元,近年整体表现平稳,疫情期间有所下滑,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钻石珠宝消费市场(占比51%),其次为中国(占比10%)。我国拥有较大的消费者基数,且传统珠宝消费习惯以金玉为主,我们认为,伴随需求端人均GDP提升、更加国际化的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供给端培育钻石价格下探、品牌供给逐步丰富,我国培育钻石消费潜力较大。
图表19:全球钻石珠宝销售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De Beers,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0:中国钻石珠宝消费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上海钻石交易所,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1:2019年全球珠宝市场消费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2:2020年全球钻石珠宝市场消费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De Beers,中金公司研究部
行业规模未来有望突破千亿元,约有2倍增长空间
作为钻石珠宝行业的朝阳赛道,培育钻石未来成长前景广阔,根据以下关键假设,我们测算了2021-2030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
► 天然钻石产量:2015-2019年全球天然钻石产量CAGR约-2.7%,我们预计全球天然钻石产量规模2021年随消化疫情影响有所回升,约为1.20亿克拉,随后至2030年呈现整体萎缩态势。
► 培育钻石渗透率:贝恩咨询预计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约700万克拉,对应2020年培育钻石渗透率为5.9%(较2018年提升5.4ppt),同时考虑到天然钻石开采规模呈现下滑态势,我们预计培育钻石渗透率将持续提升,至2025年达19.1%,至2030年实现29.1%。
► 培育钻石毛坯出厂均价:我们以1ct天然钻石均价7500元/克拉为基准,目前培育钻石毛坯折扣率约20%,预计未来随技术进步、降本增效及竞争激烈逐年温和下降,至2030年实现17%。
► 毛坯钻石成品率:由于毛坯钻石至裸钻、成品钻过程中需去除边角杂质、中游切割,存在约70%的损耗,而切工技术已较为成熟,我们预计未来将长期保持30%的成品率。
► 培育钻石加价倍数(毛坯——终端):培育钻石终端零售价有望持续走低,我们认为主要拉动因素为上游技术进步拉低毛坯出厂价,而品牌端由于具有较强品牌壁垒与情感价值溢价,我们预计加价倍率较为稳定,从目前10倍温和下降至2030年实现9倍水平。
根据以上测算我们得出,全球培育钻石终端来看,市场规模有望以26.2%的CAGR快速成长至2025年,实现1,010亿元人民币;全球培育钻石毛坯出厂端来看,市场规模有望以27.5%的CAGR快速成长至2025年,实现354亿元人民币,仍有两倍增长空间。
图表23:全球培育钻石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未来驱动力:消费习惯转变叠加认知度提升,推动行业持续高增
人工培育技术渐趋成熟,利润驱动上游产能扩张
培育钻石工艺优化、粒度提升、色彩更可控,品质媲美天然钻石。人工培育钻石行业的蓬勃生命力源自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改良,当下品质上乘的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已较难分辨,并且更具可控性。我们预计未来宝石级培育钻石在技术支撑下将朝着尺寸更大、色彩自由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培育钻石厂商普遍能够稳定生产1~10克拉大颗粒宝石级培育钻石。
图表24:我国培育钻石主要厂商具备稳定生产大颗粒宝石级培育钻石能力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技术突破+产能扩张,支撑全产业链迅猛成长。随着培育技术发展以及上游培育钻石厂商普遍高达60%以上的毛利率吸引更多厂商加大资本投入。根据贝恩咨询,2030年全球培育裸钻钻石产量比之2020年有望实现翻倍增长。随着如今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培育钻石生产国,为全球市场快速发展贡献突出力量。
图表25: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裸钻产量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6:2020年全球宝石级培育钻石产量分布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权威机构跟进底层建设,提振终端消费者认可度
从2018年起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修改钻石定义,再到后来GIA、IGI及HRD三大国际权威钻石鉴定机构全部为培育钻石正名并且陆续推出针对培育钻石的分级检测服务,市场权威机构认可一方面搭建起市场共识,规范市场秩序乱象,推行标准分级为培育钻石未来逐步摆脱对天然钻石的定价依赖、建立规模化、透明化、高效率的交易系统奠定基石;另一方面更是针对终端消费者的“定心丸”,加速零售市场培育钻石的推广与渗透。
图表27:国际三大钻石鉴定机构陆续认可培育钻石
资料来源:培育钻石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8:56%受访消费者购买钻石时非常看重权威证书
资料来源:MVI Marketing Consumer Research,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调查年份为2010-2018
巨头品牌纷纷入局,加速蓝海市场开发
对于下游品牌零售商而言,培育钻石较天然钻石具有生产供应不受垄断、采购成本趋于下降、品质匹敌等优势,在此驱动下,不仅传统钻石珠宝品牌、独立培育钻石品牌纷纷试水,另有上游厂商也垂直向下延伸。
顶级钻石品牌逐步推出独立的培育钻石品牌。全球最大钻石开采商的戴比尔斯(De Beers)于2018年推出人工钻石独立品牌LIGHTBOX JEWELRY,定位潮流轻奢,目标年轻白领。根据贝恩咨询,自2017年以来,全球天然钻石产量及产值逐年下滑,培育钻石成为传统奢侈品牌稳固领头地位、打开新空间的兼容之举。
定位年轻时尚的珠宝品牌同样动作不断。人造水晶首饰龙头品牌施华洛世奇(Swarovski)在2016年推出合成钻石品牌DIAMA;出于成本考量,时尚珠宝品牌潘多拉(PANDORA)于2021年5月宣布旗下珠宝饰品将采用培育钻石全面替代天然钻石。
图表29:培育钻石下游市场吸引各类企业入局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各类企业积极抢滩足以证明培育钻石蓝海市场之诱人,各大品牌通过营销手段建立品牌认知的同时也在强化消费者对培育钻石的认可,提升消费者的接受度,助力培育钻石终端市场继续保持规模化成长,尤其将加速新兴市场的开发。
培育钻石饰品定位轻奢,契合年轻人群悦己消费
轻奢主义正流行,培育钻石灵活卡位空白价格带。一直以来卡地亚(Cartier)、蒂芙尼(Tiffany & Co.)、宝格丽(BVLGARI)等顶级珠宝品牌与潘多拉(PANDORA)、APM等快时尚装饰品牌之间在售价上存在较大的空白区间,培育钻石若不考虑品牌溢价,能够以低于天然钻石至少三分之一的价格带给消费者在实际品相上无异于天然原钻的审美享受,充分满足大众消费者的轻奢消费诉求,培育钻石或分大颗粒和碎钻两类灵活覆盖部分富裕人群和整个大众市场,我们预计其未来将大有可为。
悦己需求推动钻石消费步入新场景,培育钻石价格优势或成为催化剂。根据贝恩咨询2020年末调查,“为自己消费”分别以46%/29%的占比位列中/美钻石饰品消费理由榜首,均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婚庆需求,我们认为,未来悦己消费需求有望推动钻石消费逐渐步入日常配饰、社交聚会等更多消费场景;而更具价格优势的培育钻石大幅降低了消费门槛,有望扮演钻石悦己消费市场快速成长催化剂的角色。
图表30:各国国民购买/收到钻石饰品的原因
资料来源:贝恩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顺应环保减碳风潮,“可持续钻石”未来可期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驱使更多厂商及消费者目光转向培育钻石。天然钻石一直以来在环境问题上备受争议,相比之下培育钻石更具环境友好属性。根据Frost & Sullivan,培育钻石对环境的影响仅为天然钻石的七分之一,尤其体现在减少碳排放、保护地表植被等方面,美国培育钻石厂商Diamond Foundry甚至获得零碳排放认证。在ESG发展水平成为国际上愈加重要的企业绩效评估指标的当下,我们预计培育钻石将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更多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会考虑ESG因素。根据贝恩咨询,中美两国过半消费者会将包括可持续发展属性作为钻石购买决策的决定性考量,并且千禧一代及Z世代比起父辈普遍更加重视这一因素。随着环保消费时代来临,培育钻石将获得更多青睐。
图表31:培育钻石较天然钻石更具可持续发展属性
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32:年轻一代消费更考虑可持续发展(2020)
资料来源:贝恩咨询,中金公司研究部
风险提示
►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需求:宏观层面,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打乱全球消费者的消费节奏,宏观经济受损可能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者购买力;若全球各地疫情再次反复,线下消费客流与消费者购买欲望短期内或持续受到负面影响。
►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供给端看,目前国内培育钻石上游厂商订单饱满,扩产计划较为积极,扩产过程中或存在上游设备供应不足、技术资金受阻、市场环境变化等情况,导致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或影响全球培育钻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
► 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需求端看,全球范围内培育钻石下游消费目前尚处于萌芽成长阶段,有待下游零售珠宝商进一步教育,且我国消费者认知度及接受度较低,或存在消费者接受度不及预期风险。
8.××%理财券,额度有限先购先得,每位用户限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