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国基金专栏
借助于资产配置的力量,力争在风险与收益间寻求平衡的“固收+”凭借着优秀的业绩表现给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投资体验。那么,“固收+”产品在现实中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本文将从“固收+”的典型代表——偏债混合型基金的底层资产配置角度解锁“固收+”的平衡艺术。
从业绩数据出发,今年上半年以来,偏债混合基金实现了比纯债多一份收益,比纯股少一份波动的优秀表现。截至6月30日,市场上的偏债混合型基金前5%以及后5%收益分别为7.59%、-0.2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别为23.53%、-2.68%,中长期纯债分别为3.13%、0.84%,偏债混合基金风险收益明显特征介于股债之间。若拉长维度看,偏债混合基金则有更加明显的优势。从2010年至今,在市场表现较好的2014年、2015年、2019年至今,偏债混合基金相较于普通的纯债基金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而波动率远远低于偏股混合型基金;在股票市场比较疲软的2011年、2016年、2018年,则展现出较强防御性特征,可谓是熊牛通吃。
对于偏债混合基金而言,在资产配置比例上,一般在合同中会约束其权益投资比例需控制在40%或者30%以内。基金经理可根据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形势,作出一定的变化和调整,但整体区间基本保持在合同约束下的中性位置:15%-25%。在行业配置层面上,则显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整体配置较为均衡,各类行业均有涉猎;二是结构层次较为鲜明,保持着消费、金融相对稳健行业的底仓配置,同时也会对市场呈现的产业机会加以把握,比如近年来加大了对电气设备、电子等高景气赛道的配置;三是配置纪律性高,尽管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行业收益弹性高,但高弹性往往意味着高波动,因此为落实低回撤这一理念,对这些高景气高波动行业的配置比例会有所克制。而在债券部分的配置上,主要券种配置为企业债、中票、金融债、可转债等,其核心在于控制好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确保基础收益的来源稳定。
尽管偏债混合基金整体呈现出良好的风险收益特征,但同样的类别里,头部和尾部的基金表现依然有明显差距,核心则在于不同管理人的实践效果水平的差异。偏债混合基金在定位上,对于控回撤和增收益的要求都比较高,业绩表现最终是落实到对基金经理能力的要求上。一般来说,偏债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有两种选择:一是股债双修的单基金经理,这要求其股和债的研究能力都较强;二是双基金经理,主攻权益和债券的两位基金经理会分别在自己擅长的股票和债券头寸之内进行管理和协作,力争将各自的专业能力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效果。
(内容来自富国基金策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