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吴凡)讯,今日午间,中芯国际(688981.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2日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临港自贸区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产线项目,聚焦于提供28nm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上述项目计划投资金额约88.7亿美元,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拟为55亿美元,其中中芯国际拟出资占比不低于51%,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投资主体拟出资占比不超过25%,第三方投资者完成剩余出资,后续根据第三方投资者出资情况对各自出资额度及股权比例进行调整。
受该消息影响,半导体板块午后回暖,国民技术、北方华创一度涨逾5%。今日收盘,中芯国际涨2.86%,收盘价报56.77元/股。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这是中芯国际今年第三次公告宣布,拟成立合资公司聚焦28nm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今年3月17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将和深圳政府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经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nm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并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吋晶圆的产能。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该项目的新投资额估计为2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53亿元。
这也是中芯国际继2020年投资中芯京城后第二次扩产28nm。
今年7月31日,中芯国际还宣布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携手成立合资企业,从事发展及运营聚焦于生产28nm及以上集成电路项目。项目首期计划投资76亿美元,约合531亿元人民币,计划实现28nm及以上工艺100K/月产能。
28nm工艺节点是用来区分中低端和中高端芯片的关键技术节点,目前市场普遍认为,28nm以上的为成熟制成,以下则为先进制成。此外28nm市场应用广泛,比如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芯片、MCU都离不开28nm,部分车用芯片也集中在这一制程。
在28nm以及更先进的工艺制程方面,中芯国际曾在2020年6月披露的招股书中表示,由于目前28nm全球纯晶圆代工厂商的产能布局较多,造成全球28nm市场产能过剩。此外,由于28nm制程相关的产线仍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报告期内公司28nm产品毛利率为负。
不过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8nm原来全球产能过剩,去年产能还多30%左右,今年28nm主要是由于AP(应用处理器)的应用,比如扫地机器人对28nm的需求非常大,这些会对28nm的产能进行消耗。
《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2019年Q4-2021年Q2这7个季度,中芯国际的28nm/14nm合计营收占比分别为6.0%,7.8%,9.1%,,14.6%,5.0%,6.9%和14.5%,可见中芯国际已逐渐填补上失去华为这一大客户的订单缺口。
除了中芯国际布局28nm外,今年7月末,台积电计划上调南京厂28nm扩建计划目标,将月产能目标由4万片提高至10万片,增幅高达1.5倍,预计2022年下半年量产;此前联电也透露,今年资本支出将达15亿美元,较去年增长50%,主要用于28nm产能扩充。
“中芯国际扩产28nm,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从工艺的性价比来说,28nm工艺较为成熟,能够快速投产,快速收益,而高端工艺受限于设备禁运,而且工艺研发投入成本太高,早期很难快速商业部署”,创道投资咨询执行董事步日欣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道,“第二,28nm工艺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并且在MCU、CiS、显示驱动等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需求驱动力强盛。”
而在成熟制程节点方面,中信建投刘双锋在研报中指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预计行业晶圆产能供不应求将持续到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其中公司主力布局的40nm、0.15um等产品和工艺正是市场产能最为紧缺的环节。二季度,大小屏高压驱动芯片延续一季度的快速成长态势,二季度销售收入环比成长56%,另外摄像头、特殊存储、BCD电源管理等平台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为应对市场旺盛的需求,全球各大晶圆厂商正在加速扩产。对此步日欣认为,产线的建设,短时间内无法缓解当前的芯片短缺局面。中芯国际的产能扩张,也并非针对于当下的缺芯潮,而是基于芯片产业长期演进规划,中长期来看,芯片制造产能肯定会逐步向国内转移,但这个转移肯定不会是自动的,而是中国芯片制造企业通过产能扩张不断实现的。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上也表示,虽然全球各大晶圆厂都在陆续扩产,但仍难短时间满足需求,产能扩建速度很慢,交货都很慢,起码在今年底或明年(2022年)上半年,通过快速扩产缓解供不应求的状况不可能实现。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