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海正药业股权激励达标没有难度,难以起到激励效应。
本刊记者 杜鹏/文
近日,海正药业(600267.SH)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金额巨大,要求的业绩增速并不低,但是其考核基数却极低,达标根本没有难度,仅仅依靠收购资产并表就可以轻松达标。
综合来看,海正药业推出的激励计划相当于变相给管理层派发红包、输送利益,这本质上是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一种损害。
海正药业是一家集研产销全价值链、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多地域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具体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务、制剂业务、生物药业务和医药商业业务,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113.54亿元。
考核基数低
7月8日,海正药业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3300万股,约占股本总额的2.82%。其中,首次授予3000万股,预留300万股,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
海正药业7月13日收盘价14.12元/股。照此计算,本次激励股份总市值4.69亿元,金额巨大。公告显示,该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8.74元/股,仅为上述收盘价的61.90%,这也就意味着激励对象已经浮盈1.81亿元。
本次股权激励乃是海正药业历史上首次推出,对于激励管理层和核心员工意义重大。然而,市场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在激励草案发布后,海正药业7月8日股价高开低走,收盘仅上涨0.62%,7月9日和12-13日分别下跌0.48%、2.13%、0.70%。市场普遍认为,海正药业推出的股权激励门槛偏低。
草案显示,本次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条件为,以2020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0%、200%、400%;以2020年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为基数,2021-2023年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80%、120%;2021-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不低于 90%。
单看上述数据,海正药业设置的激励门槛并不低。一方面,公司是以扣非净利润和扣非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基数,避免了通过出售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等手段来达标;另一方面,激励要求的业绩增速很高,显著高于同行业内其他上市公司水平。然而,这不过是一种幻象,股权激励门槛除了要看考核增速以外,更重要的是还要看考核基数,低基数上的高增长根本就没有意义。
财报显示,海正药业2020年扣非净利润和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只有5564万元、0.86%,这明显与海正药业的规模和市值不匹配,其2020年收入高达114亿元,7月13日收盘总市值165亿元。
按照2020年扣非净利润基数计算,海正药业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达标值分别为1.11亿元、1.67亿元、2.78亿元,但其早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了1.74亿元,2011年扣非净利润高达4.6亿元,本次股权激励达标值远远低于历史水平。
达标没难度
2021年一季度,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30.68亿元,扣非净利润9233万元,而其股权激励2021年扣非净利润达标值仅为1.11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在后面三个季度只要再赚1867万元,就可以完成当年激励考核值,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2020年7月,海正药业以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HPCC持有的瀚晖制药49%股权,并向公司控股股东椒江国资公司及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发行股份及可转债,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亿元。2021年2月18日,瀚晖制药49%股权已变更登记至公司名下。
此次交易完成后,海正药业对于瀚晖制药的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51%提升至100%,实现对标的公司的全资控制。瀚晖制药销售的药品主要涉及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和激素等治疗领域,以自产药品和分销过渡期内的辉瑞注入药品为主,其中自产药品包括海正药业注入的药品和辉瑞注入的已完成全部或部分地产化的药品,分销过渡期内的辉瑞注入药品主要是尚未地产化的药品,后续部分药品将转为地产化生产。
瀚晖制药是海正药业的重要利润来源。财报显示,2019-2020年,瀚晖制药收入分别为42.99亿元、45.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1亿元、6.63亿元。海正药业收购瀚晖制药剩余的49%股权于2021年年初并表,按照2020年净利润数据计算,2021年将会为上市公司带来3.25亿元的利润增量。
海正药业股权激励要求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达标值分别为1.11亿元、1.67亿元、2.78亿元。
可以看出,仅仅是依靠瀚晖制药49%股权并表,海正药业扣非净利润就可以轻松达标。那些拿到激励股份的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到巨额红包。这样的激励又有什么意义呢?
综合来看,海正药业推出的激励计划门槛偏低,相当于变相给管理层派发红包、输送利益,这本质上是对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一种损害。
巴菲特本人非常反对以股权激励作为奖励方式,认为股权激励有时的确能给管理层带来潜在的巨大回报,但是它却降低了股权激励获得者的风险,导致管理层在使用股东资金的时候会更加随意。
高薪没效益
海正药业推出股权激励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上市公司认为自家员工激励不够。然而,事实却是,海正药业员工拿到的薪酬显著高于当地同行水平。
财报显示,海正药业2020年员工总数为8446人,当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4.43亿元。据此计算,海正药业员工年均薪酬为17.09万元。
海正药业地处浙江台州。台州为浙江省地级市,常住人口662万人。2021年2月4日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发布全省11个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数据显示,台州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643元,其中城镇居民为62598元,农村居民为32188元。
可以看出,海正药业员工人均收入要远远高于台州市平均水平。
医药产业是台州的主导优势产业,台州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是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台州拥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除了海正药业以外,市值排名靠前的还有九洲药业(603456.SH)、华海药业(600521.SH)、罗欣药业(002793.SZ)。按照7月13日收盘价计算,这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分别为382亿元、300亿元、140亿元。
九洲药业主营业务为原料药及中间体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业务、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020年收入26.47亿元,员工总数3586人,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4.21亿元。华海药业主业为医药制剂和原料药,2020年收入64.85亿元,员工总数6655人,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0.38亿元。罗欣药业主业包括消化类用药、呼吸类用药和抗生素类用药这三大类产品,2020年收入60.96亿元,员工总数6239人,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6.77亿元。
据此计算,九洲药业、华海药业、罗欣药业2020年人均薪酬分别为11.74万元、15.6万元、10.85万元。
对比可以看出,海正药业人均薪酬显著高于上述三家药企,但是在经营方面,公司却远逊于后者。
财报显示,海正药业自2011年以来扣非ROE均在6%以下,不少年份还是负数。盈利能力长期低下的后果就是,海正药业不得不依靠借债度日,导致负债高企。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51.3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19亿元、长期借款14.67亿元、应付债券13.89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只有10.43亿元。
作为比较,九洲药业、华海药业、罗欣药业近年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扣非ROE远好于海正药业,没有出现过负值的情况。
海正药业是一家老牌药企,成立于1956年,2000年7月于上交所上市。十年前,海正药业和恒瑞医药(600276.SH)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差距不大。但十年后,海正药业市值100多亿元,恒瑞医药市值接近4000亿元,差距三四十倍。
尽管经营不善,但是海正药业自2005年以来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每年都在增加,直到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才有所下降。
总结下来,海正药业给员工支付了非常不错的薪酬,显著高于当地同行水平。但是,高薪却并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效益的增加。那么,海正药业本次股权激励给员工大派红包,又能带来预期中的效益吗?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给海正药业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上市公司回复。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