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行那些事儿
大家好,我是投行事儿哥!
有着“史上最强打印店”、“距离证监会最近打印店”等名号的券商之家荣大,已正式申报IPO,正在排队。
事儿哥获悉,2021年7月的IPO现场抽查中,这家地表最强打印店正式被抽中!
消息一出,荣大IPO涉及的券商、会计师、律师肯定是高度紧张的,
毕竟近来被抽中现场检查的项目撤材料比例很高,
就算能侥幸咬牙坚持到最后,那也肯定得脱层皮、掉几斤肉才能过关。
有意思的是,事儿哥私下了解到:
很多并不是就职于荣大保荐机构的老投行,听到荣大被抽中的消息后,竟然也万分紧张!
事儿哥不用问都知道:
——这些同志,以前肯定是在荣大打印过什么“秘密材料”!
在电子化申报之前入行的投行人士都清楚,很多项目组都不是等申报材料定稿了才去荣大打印的,
而是早早就驻扎在荣大,一边开会讨论问题,一边一稿一稿的重新打印。
这大概也是以前老投行的一个执念吧,
很多投行老同志都说:
不在荣大,就没有冲刺的感觉,
只有到了荣大,才感觉找到了战斗的节奏。
可想而知,这样一来,荣大里打印的最初版本申报材料,和最后提交给监管机构的版本,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
如果只是些错别字、段落格式的问题,那倒也无妨。
但问题是,很多项目最后的申报稿,比起刚去荣大时的初稿来,简直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甚至,有的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都改了;
有的项目,一部分重大法律问题都从初稿里删掉了……
投行新人们别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说实话,监管不断严格和内控不断加强是这几年的事儿,十年前的投行内控和现在真不一样,
千万别跟我扯啥大小,扯啥头部尾部,不可否认这几年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当下不同的投行梯队确实分别很大,但在那个时候,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谁认为自己十年前做的IPO项目干干净净半点儿问题都没有的,留言区里举个手,事儿哥我看看能不能超过个位数。
扯远了,言归正传,一些投行人士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是事儿哥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为啥子这么说呢,
首先,监管机构检查荣大,重点是检查和IPO相关的财务法律问题、内控制度,不可能去查多年前客户废弃的资料;
其次,相信荣大自己内部也有相关保密制度,废弃的资料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置;
最后,退一万步讲,就算能查到啥,现在这个时候再多想也完全无济于事、于事无补了,还不如安心做好手头的项目争取早点多拿点奖金,万一真的东窗事发被市场禁入了,也好多点积蓄去转型。(手动狗头)
正是:
鼎鼎大名打印店,
奈何检查无情面。
投行民工心很虚,
多年旧账要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