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于预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8大特征,对股市、债市、楼市意味着什么?
来源Wind资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体好于预期!
5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
有以下8个要点值得关注:
1、总人口继续增长,人口增长率下降;
2、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3、结婚率持续下降,生育率低于警戒线;
4、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下降,老龄化趋势增强;
5、人口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6、教育状况持续改善;
7、人口向东部城市群聚集;
8、人口流动依然活跃。
// 总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下降//
14.12亿VS 13.40亿
0.53% VS 0.57%
从人口总量来看,有所增加。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019年人口数据140005万人,为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除了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之外,这种人口抽样调查每年都会进行,逢5的年份为1%抽样,其他年份为1‰抽样。
//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2.62人 VS 3.10人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 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低于警戒线//
813万对VS 1347万对
1.3 VS 1.18
2013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达到历史顶峰的1347万对,此后一路下滑,2020年结婚对数813万对,同比下降12.2%。2000年五普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六普下降到1.18,2020年七普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为1.3,但仍低于警戒线1.5,更是远低于国际认可的人口均衡所需的正常更替率2.1。
// 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下降,老龄化趋势增强//
63.35% VS 70.14%
13.50% VS 8.87%
从年龄构成来看,中生代劳动力人口下降较快,老龄化趋势增强。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 人口向东部城市群聚集//
39.93% VS 37.78%
人口区域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中西部人口变化相对平稳,东部和东北形成鲜明对比,人口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城市群聚集,快速从收缩性城市流出。
// 人口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105.07 VS 105.20
111.3 VS 118.1
从性别构成来看,男性比女性多了3490万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 教育状况持续改善//
15.47% VS 8.93%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 人口流动依然活跃//
49276 VS 26139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 专家解读:2个趋势值得警惕//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人口总量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出生人口性别比、城乡人口结构、受教育人口、0-14岁少儿人口占比等结构性指标均出现改善,整体数据明显好于此前市场的偏悲观预期,对于人口老龄化及区域结构性失衡两个趋势值得警惕。
考虑到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持续了大致10年、每年约2500-3000万的中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现在正陆续步入退休年龄。未来5-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仍将越来越严峻。此外,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区域间人口的结构性失衡较为严峻。
// 对股市的影响//
数据发布后,5月11日,A股养老概念板块走强,开能健康、大湖股份、宜华健康、国际医学(维权)、湖南发展等涨停。
此外,受“一老一小”比重回升,相关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板块涨幅居前。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国老龄化在加速到来,大约到2030年左右,中国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从消费看,老龄化提高消费占比但降低消费增速,并引发消费结构变迁,比如医疗保健占比将逐渐提升。建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一是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二是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三是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四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民生证券认为,医疗养老产业是未来十年风口。未来十年里“60后”将逐渐迈入老年,这意味着医疗和养老产业迎来黄金机会。
我们来看一下邻国日本的情况。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人口总数为12626.49万人,相比2018年减少了26.42万人;与2010年人口数据对比,日本近十年人口减少了180.51万人。从性别结构来看,2019年日本男性人口数量为6165.9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48.83%;女性人口数量为6460.5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1.17%。从年龄构成来看,2019年日本0-14岁人口占比12.57%,15-64岁人口占比59.4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8.00%;2019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535.68万人,相比2010年增长了654.35万人。
再来看看日本的股市是如何演绎。在过去十年,日本股市涨幅接近两倍。弘道投资曾做过一个研究,结论是:跑出来的牛股首先均是细分行业;其次,围绕老龄化、穷人化做文章,百元店、药店、房屋管理、廉价家具,支援穷人的生活方式占去半壁江山;第三,经营效率很高,净利的增长通常都超过主营收入的增长。主营是稳,净利是快。
日本10年的牛股说明了一个事实,也就说热门行业不一定是长跑冠军,一些冷门行业甚至夕阳行业,只要做到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依然是一笔非常优秀的投资。
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1年,日本股市涨幅最大的股票有不少来自建筑与工程行业,而非当下十分流行的消费、医药、养老、二胎等并未有在涨幅榜前列。
// 对房地产的影响//
分析认为,由于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养老地产的发展。目前中国机构养老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养老地产方面。三种养老机构的普通型和高端型都可以作为养老地产项目开发,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市场,加快养老机构开发速度,为加速的老龄化趋势做好提供养老服务的准备。
同策研究院汪恒发布文章表示,数据公布,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喜忧参半。
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63.89%,这表明过去十年的数据对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低估了。这一数据对于房地产市场并不友好,因为快速城镇化是有区间的,大致在50%-70%之间,过去数据的低估说明未来我国城镇化率提升空间有限,我国房地产新房市场有可能提前到顶。
此外,家庭户规模从2010年的3.10下降到2.62,家庭户规模的下降必然带来房屋成交结构的变化,未来更小的房子肯定会更受欢迎。
// 对债市的影响//
从日本和西欧的情况来看,随着人口结构化问题的出现,利率和国债收益率长时间处于非常低的位置。
国泰君安覃汉团队发布研报认为,发达国家老年人抚养比率和10年美债收益率负相关,随着老年人抚养比率的上升,美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
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82年的7.98%持续上行至2019年的18.8%,总抚养比自2010年起也步入上行通道。在人口周期趋于收敛的大背景下,经济周期收敛、政策周期收敛,那么利率波动性随之收敛、利率中枢持续下移也是大概率事件。
(Wind综合券商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研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