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煦智远客户服务
上一期我们分析了从众心理,并探讨了如何克服从众心理,正确的投资观引领,便可以自觉地抵御从众心理的冲击。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长期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培养自己的投资能力圈,必然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从众心理代表的是一切皆可为,这从长期看显然是不正确的。当你踏入自己完全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时,胜利的天秤早已不再向你倾斜了。
盲目从众的投资心理非常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盲目从众还带着过度自信。
一
认识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指的是人很难正确评估自己,时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在认知的准确性与正确性上更是容易高估自己。
过度自信最著名的案例是在一份限定人数的驾驶能力调查问卷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高于平均。由此,我们就想到了有着主动投资实践的朋友们,过度自信的心理在他们身上也是广泛存在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达不到平均水平。
过度自信也是常见的人性弱点之一。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那些有自信、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生存下去。没有冒险精神,人类怎么可能穿越四大洋、走遍五大洲,继而成为万物的灵长呢?适度的自信是好事情,但过度的自信就有可能变为人性的弱点了。
二
过度自信的危害
在投资中,过度自信容易带来认知残缺、错估投资价值、固执己见、忽视风险控制等诸多危害。
想要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或者了解一位基金经理,其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但往往在过度自信的驱动下,人们很容易会根据片面的信息去认识投资对象,从而收获“盲人摸象”的残缺认知。没有相对完整的认知,就相当于只认识到了投资对象的一面,很容易在投资实践中遇到挫折。所以,建立完整的投资认知是一件不太容易,但却非常重要的事情。
过度自信的心理,有时也会使得我们对一些投资标的、投资机会充满信心,导致可能会夸大这项投资的潜在收益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大多会喜欢把正常认知里的期望给夸大,由此从这种夸大中获得一种虚荣的满足感。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存在,有可能就会造成我们对投资价值的错误估算。
过度自信的第三大危害是不听劝告固执己见。当我们对一个投资机会自信满满时,我们基本上听不进去任何相左的意见或反对的声音,我们甚至会把这种反对当做是对自己投资能力的否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在过度自信心理的驱动下,我们很容易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固执已见。
我们都知道,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过度自信可能会让我们忽视风险的存在。很多时候,过度自信产生的时间点恰好发生在市场或已投产品连续上涨、收益率很高的时候。在上述的背景下,买入风口上基金的投资者往往只见基金的短期收益,完全忽视风险控制,表现出赌博式的操作。
三
如何克服过度自信
在投资时,要想减少过度自信对我们的伤害,我们首先要对市场保持敬畏,同时也要拥有开放兼容的投资胸怀,坚持深度的研究,持续认识投资。
对金融投资市场多一分敬畏,我们投资时就少一分盲目;保持开放兼容的投资胸怀,我们就能做到兼听则明;坚持深度的研究,我们就能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投资,理性判断每一次投资机会,不至于被自己的过度自信所裹挟。
克服过度自信,还要求我们进行投资时恪守自己的能力圈。人的能力是有一定边界的,在自己的投资能力圈内,我们对投资规律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大概率也是正确的。能力圈可以不断的拓展,但建议投资行为不要提前超越能力圈。
适度的自信,有利于投资者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也有助于投资者排除市场噪音干扰,在投资的逆境中坚守下去。希望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对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保持一份适度的自信与耐心,因为价值的花朵要在时间之河的浇灌下才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