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北向资金净流出79.9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62.94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7.05亿元。
今日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药明康德、兴业银行、迈瑞医疗,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3.87亿元、1.17亿元、0.8亿元。净卖出额居前三的分别是贵州茅台、恒瑞医药、伊利股份,净卖出额为11.95亿元、6.11亿元、6.04亿元。
据统计,2月21日至3月19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出1020.92亿元,其中消费股成为减持重点。
分行业来看,11个行业均遭遇北向资金减持。其中,可选消费、日常消费行业北向资金持仓占流通市值比例分别下降了0.63个百分点、0.60个百分点,降幅居前;工业、金融、信息技术北向资金持仓占比也分别下降了0.33个百分点、0.28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而电信服务行业降幅最小,仅下降0.06个百分点。
从持股市值来看,金融行业损失最大,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下降588.16亿元,由2571.20亿元降至1983.05亿元;可选消费、日常消费行业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也分别下降583.55亿元、515.33亿元。而电信服务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仅下降4.03亿元,也是唯一一个北向资金持股市值下降幅度不超过10%的行业。
基金人士认为,近期外资大幅流出错杀了不少白马蓝筹等核心资产个股,出现中长期买点的“黄金坑”,宜把握加仓机会。同时,当前港股和A股市场下跌的空间有限,很多股票估值已经跌到历史低位。
在川财证券看来,除富时罗素外,MSCI、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巨头也不断扩大A股的纳入权重。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性不断增强,以及A股现阶段存在一定的估值优势,预计国际指数巨头将继续加速提升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权重。
粤开证券认为,尽管当前并未有其他国际指数进一步公布扩容A股的计划,但今年以来外资对投资A股的积极性仍然较高;且相对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外资的持股比例,外资增持A股空间仍然很大。外资净买入A股仍然在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未来外资中长期的流入趋势不会改变。测算,若A股将在5-8年内能够被全部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外资有望净流入A股2-4.5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净流入规模至少能达到25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