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沪深交易所、证监局下发三张黄牌,这家券商心里有点慌……
券业观察
监管层对券商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再“发力”,各位小伙伴要注意了。
10月10日,南京证券(601990.SH)发布公告称,近日分别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纪律处分文件。两大交易所先后决定暂停公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权限3个月。
南京证券股票质押业务遭到重罚,原因为何?
股票质押业务被暂停3个月
南京证券股票质押业务被处罚是因为一则来自江苏证监局的监管函。
9月12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南京证券在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中存在风控、资金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南京证券出具警示函。
对此,南京证券表示,对于存在的问题,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积极整改。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南京证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为26亿元,实现利息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36.42%。据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10.02亿元,同比增长57.3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105.99%。
南京证券成立于1999年,南京市国资委为其实际控制人。2018年6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江苏省第三家A股上市券商。
就在前不久的8月3日南京证券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的方式,募集不超过6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在本次募集的资金中,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25亿用于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如今南京证券的股票质押业务被暂停,公司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
监管力度再加大
除了南京证券之外,近来还有多家券商因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被点名。
其中,万联证券因对融入方尽职调查存在较大缺陷而被监管;中邮证券因为该业务相关制度不完善,对客户融资用途监管不到位被责令改正;财富证券、英大证券、国盛证券等也分别被相关监管部门发函。
此外,今年多家券商的2019半年报遭到监管问询,包括东北证券、东吴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第一创业等等。券商财报被问询在以往并不多见,如此密集的财报问询更是少见。小券在对比了上述券商披露的相关问询函发现,问询内容均重点提到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今年8月份,监管部门对今年以来股票质押规模增幅较大的9家证券公司进行了现场核查,还强调会继续加强对该业务的监管与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将依法从严处理。
监管一波接一波袭来,可见监管层对该业务的态度。
是蜜糖也是砒霜
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曾一度成为不少券商的营收重头。
据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券业股权质押利息收入合计463.88亿元,占券业营收的比重达到13%。其中,海通证券42.29亿元的股权质押利息收入位列行业第一,占其营收总额的17.8%。
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2018年以来,不少券商该业务频频踩雷,拖累业绩。
据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2018 年上市券商合计计提股票质押减值损失76.4 亿元,同比增长318%。中小券商该业务的风险则在2018年下半年集中爆发,2018前半年合计计提 3.9 亿元减值损失,后半年损失计提达35亿元,增长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