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以“自上而下”投资风格闻名的李永兴,其管理的2只混合型基金在过去一年多表现突出,这也为永赢基金权益投资品牌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永赢惠添利自2018年5月底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0.77%,跻身同期同类产品业绩前十;另外一只永赢消费主题,自去年11月初成立来,也收获了45.94%的正收益,表现优异。
据悉,李永兴正在发行一只新基金—永赢高端制造。谈及未来行情,他表示,从中长期看,A股获取绝对收益的机会有很多。就高端制造行业而言,未来将从“价、量”两个角度掘金优质成长股,其中相对看好电子、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

“自上而下”研究型选手
李永兴是一个典型自上而下型的基金经理,他擅长分析宏观经济,再基于此去挖掘行业和个股的投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多年研究员的从业经历,让他对行业和个股的理解比一般基金经理要强很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资多面手。
长期对宏观经济的密切跟踪,使其对经济所处阶段、未来流动性如何去演变,都能了然于胸。谈及当前对宏观经济的看法,李永兴侃侃而谈。在他看来,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分析,能加大投资确定性,这不光能够支撑较大的管理规模,还能节约时间、提高投资效率。哪怕目前已经担任公司副总、分管权益投资业务,但他仍然一直坚持这样的研究习惯。
自加入永赢基金,李永兴也把这种上下融通的策略框架带到公司的投研团队中。据悉,目前永赢基金旗下拥有十多名研究员,基本涵盖宏观、大消费类、周期、制造、TMT等各个领域。他坦言,近两年多以来,在投研团队建设以及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的方式大大充实了团队实力,完善了投研合作机制,以研究驱动业绩,推动投研一体化,加速研究成果向基金业绩的转化。”
除了对宏观把握精准,在证券行业13年的摸爬滚打也让李永兴形成了极强的风险控制意识。他坦言,在基金成立之初,往往会比较谨慎,重视安全垫的积累,等净值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会积极争取更多上涨空间。季报显示,在去年以来A股的震荡调整中,李永兴先后两次逆势加仓,而这对其管理的基金业绩也贡献颇大。
两大主线掘金高端制造业
今年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TMT板块涨势突出,谈及后市行情,李永兴认为,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产业不断升级下,电子、新能源汽车以及半导体等诸多高端行业的细分领域或将出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价值也将向相同领域的全球龙头公司靠拢。
面对未来A股行情,在他看来,虽然存在贸易摩擦、经济基本面等诸多扰动因素,但其边际影响均在逐渐减弱。不排除短期内市场波动的可能,但总体来看,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未来市场是否能进一步上涨,主要取决于经济见底回升情况、居民资产配置变化以及成长行业推进的进程。
具体投资机会上,李永兴认为,在长期有空间、短期有动力的背景下,未来几年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和资本投入红利慢慢回落,中国经济到了需要依靠技术进步驱动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制造业向高端升级的市场空间巨大;另外一方面,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暴露了我国制造业中低端企业占比较高、利润率较低,以及对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高的短板,在此情况下企业有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新能源汽车是李永兴比较看好的行业,但他表示,其行业需求真正大爆发或要等到2021年左右,短期内未必是好的投资机会,但一些优质的公司可以考虑提前布局。
国产核心零部件企业也较为受到其青睐。“一些国产设备企业,包括零部件企业,如果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的话,至少从公司角度来说,成长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他进一步指出,“其它的包括半导体设备,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因为目前我国对这一块进口的依赖度比较大,而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肯定是要有自己的半导体产业。”
李永兴表示,未来主要围绕“价、量”两个角度去挖掘高端制造行业优质个股。其中价指企业可以依靠研发能力不断地创新,从而去提升或保持高利润率;量则不仅仅是包括行业本身的成长,也包含了国产替代提升市场份额的逻辑。“如果有量有价,或者只是二者具备其一,都有可能成为一家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