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股票网 - 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年内共50只股票型ETF成立 差异化发展渐成趋势

时间:2019-08-09 11:22:06 | 来源:天天基金网

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50只股票型ETF成立,是去年同期成立的(14只)2倍多;同时,34只股票型ETF累计规模为436.13亿元,与去年同期产品的规模109.64亿元相比增长了298.87%。具体看,34只产品中有9只规模在10亿元以上。其中,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规模达到72.07亿元,是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股票型ETF。

股票型ETF逆势增长,风向标意义渐显

权益市场一波三折,但股票型ETF的规模和数量却因逆势增长引来市场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股票型ETF不仅具备低成本等优点,其资金流向也有着较好的市场“风向标”意义。未来,随着如Smart Beta类ETF创新产品逐渐增加,投资者将面临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工银沪深300ETF、汇添富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ETF、嘉实中证锐联基本面50ETF,规模也分别有67.49亿元、61.42亿元、45.53亿元。另据证监会数据,目前仍有多家基金公司逾100只股票型ETF处于申报当中。

“近期以来受到资金净买入的股票ETF不少。”华南区某券商分析人士李民(化名)对记者指出,股票型ETF受大资金欢迎,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的交易成本很低,“与股票交易相比还省去了印花税等费用,是较好的配置型工具产品”。

备受关注的是,在股票ETF认购的投资者当中,出现了上市公司股东身影,即“换购”。换购是指投资者在ETF发行期间,用ETF跟踪指数的成分股换取等价的ETF基金份额。换购后,投资者则由持有单只股票变为持有一篮子股票。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约有30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参与了ETF换购。比如,据华谊集团7月26日公告,该公司的大股东国盛集团在7月24日以6315.89万股换购汇添富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ETF份额。国盛集团承诺,在该基金成立后的180天内,不减持使用股票认购获得的基金份额。

针对大股东换购行为,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出于优化资产配置考虑。“ETF追踪的是一篮子股票或指数成分股,能把个股的极端风险给平滑掉,从而更好地享受到板块行情。同时,与股票的波动相比,ETF(尤其是规模大的ETF)具备较好的流动性,等额交易下的波动性会更低。包括大股东在内的成熟投资者,自然会想到此配置契机。”李民说。

“ETF产品逆势增长,主要是投资者趁市场接近估值低位进行逢低布局。”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成钧对记者表示,通过ETF的份额增减来观察市场资金流向,是重要的行情观测指标。成钧以2018年10月份为例指出,当月ETF净流入超过800亿元,市场随后迎来触底反弹,“可见ETF资金的大规模流入往往是市场见底的一个重要信号。”

从今年的震荡行情来看,光大证券研报显示,今年前7月股票ETF资金净流出126.39亿元。其中,净流出最多的前10只股票型ETF合计流出154.53亿元。但在7月单月,得益于科创板交易提振带来的成长股行情,华夏、易方达、嘉实基金旗下的中证500ETF在7月份均获得资金净流入。其中,因创业蓝筹指数在7月23日至8月2日走出9连阳,让跟踪该指数的华夏创蓝筹ETF在该期间累计上涨了2.56%。

李民则提到,股票ETF中的证券类ETF,其行情风向标意义更为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南方等多家公募旗下的证券ETF持续获得资金流入。其中,国泰证券ETF在7月单月资金流入15.4亿元,成为首只规模突破百亿的行业ETF。李民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市场风向在转变,但具体判断还需要时间。

“ETF产品具有仓位高、交易便利优势,是逢低布局的极佳工具。”成钧表示,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与市场有效性逐渐提升,主动产品取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ETF这类被动产品则越来越受欢迎。

有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对记者指出,包括股票型ETF在内,未来ETF的竞争发展应该是差异化的,这样既能保持公募的创新活力,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元化的产品选择。该基金经理特别提到,“虽然投资者会更为受益,但仅靠降低费率来竞争不是良性的,也不会带来鲶鱼效应。”

“我们认为这一趋势是长期且不可逆的。目前,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已开始重视,甚至在不断将重心转移至ETF类被动业务。”成钧指出,未来,区别于传统宽基的行业、主题、Smart Beta类ETF产品的数量会迅速增加,为广大基民带来更多选择。

招商深证TMT50ETF基金经理苏燕青则对记者表示,ETF的发展趋势可参考海外ETF发展路径。“结合国内ETF现存态势,未来跨境类的ETF、行业类ETF及Smart Beta类ETF或将出现大规模发展,目前占比还比较低。同时,未来ETF流动性方面也需要更为活跃,做市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中国证券报)

避险者涌入黄金ETF

受美联储降息、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推动,黄金价格接连飙涨。

北京时间8月7日晚间,黄金现货再创新高,盘中上摸151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了6年的新高。此外,COMEX黄金期货升破1510美元/盎司关口,为2013年4月以来首次。

在黄金的强势表现之下,黄金ETF近期受到资金积极申购,规模出现明显增长;与此同时,金价大涨也带动了黄金概念股走强,多只重仓黄金股的基金受益明显。

在金价突破1500美元/盎司之后,不少机构预期黄金的波动率可能会加大,不过,若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会进一步打击美元,或为黄金提供大行情支撑。

旗下数只基金净值暴涨,令前海开源成为本周市场焦点。

数据显示,自8月5日至7日,全市场净值涨幅领衔的公募基金,除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B以外,其余多数被前海开源包揽。

其中,前海开源金银珠宝A、C份额涨幅为8.44%和8.47%,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A、C份额涨幅为7.67%和7.61%,前海开源润鑫A、C份额涨幅均为6.67%。此外,前海开源优势蓝筹A/C、前海开源丰鑫A/C的涨幅均在5%以上。

短短几日内如此罕见的净值上涨,源于前海开源在黄金板块的提前“埋伏”。

今年二季度,前海开源大举重配黄金,其二季末第一大重仓股就是山东黄金(600547.SH),26只基金合计持股总市值达10.13亿元。此外,山东黄金H股(1787.HK)、中金黄金(600489.SH)、银泰资源(000975.SZ)等个股也在前海开源二季度前二十大重仓股之列。

前述提到的涨幅凶猛的具体基金中,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多是清一色的黄金、有色个股,且这些基金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开始重仓黄金股,只不过彼时重仓数量尚无二季度多。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投资总监、前海开源金银珠宝基金经理谢屹表示,其布局黄金的主要逻辑在于美国经济的下行逐步得到确认,在这一过程中,黄金本身会上升。同时,衰退的过程通常伴随降息,也会对黄金造成额外的提振。

除了重仓黄金股的主动基金外,以黄金现货合约为基础资产进行投资的黄金ETF产品表现也极为出色。截至周四,博时、国泰、华安、易方达旗下4只场内黄金ETF本周以来的涨幅均在6%以上,大幅领先其它场内ETF,其中易方达黄金ETF以6.46%的涨幅位居首位。

净值大涨之下,资金对上述相关基金发起了积极申购。据相关渠道人士透露,“前海开源旗下这几日大涨的基金近期有明显的净申购,但还不至于到爆款的感觉。”

而对于场内黄金ETF的净申购,从份额变化可以明确获知。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较上周五收盘时相比,4只上市黄金ETF中有3只实现份额增长。具体而言,华安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国泰黄金ETF份额分别增加了1.005亿份、3030万份、450万份,以成交均价测算来看对应的申购资金量依次是3.33亿元、9949万元和1473万元。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指出,“相对于重仓黄金股的主动基金而言,净申购资金应该主要是散户资金,因为散户对于短期净值暴涨的基金往往容易追逐。对于黄金ETF产品而言,除了散户以外,还有不少机构资金申购,主要是出于资产配置的逻辑。”(21世纪经济报道)

(云水长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