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显示,今年6月核心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整体微跌,准一线及二线城市房价涨速进一步下降。至于三四线城市房价涨跌互现。
6月份核心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对炒房资金而言,还是会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站在炒房资金的角度思考,房产投资回报率以及炒房资金的流动性、变现能力等指标往往会成为它们关注的焦点。换言之,如果房价增值能力持续下降,则可能会导致炒房资金进一步减少房产的投资比例,甚至加快资产的分散配置,以满足资产持续增值的需求。至于资金流动性及变现能力,则是在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炒房资金不得不考虑到的因素。
今年初一份《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在家庭住房资产的占比比重上,达到了77.7%,金融资产占比仅有11.8%。与此同时,从更细分的数据分析,股票资产投资比重仅有0.96%,基金投资比重更是低至0.38%。由此可见,在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内,城市居民对房产投资的依赖度还是高居不下。除此以外,对于不少企业尤其是大量上市公司而言,仍存在长期把自有资金、闲置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的习惯。不过从近年来上市公司的房产交易数据来看,早期大量投资房产的行为,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比较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在企业面临资金缺乏的环境下,通过抛售部分房产来回收资金,还是为企业带来了一个较好的喘息期。
与房地产市场相比,股票市场同样属于社会财富资金聚集的投资场所。对于资金而言,在股票市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持续赚钱效应之前,大量资金还是热衷于场外观望,普遍资金对国内股票市场还是抱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当市场形成阶段性单边上涨的行情乃至形成牛市行情之际,市场的日均成交量能却骤然飙升,这也是大量资金涌向股票市场的结果,恰恰也是资本强烈逐利性的结果。
归根到底,从中长期资产增值的角度思考,国内股票市场还是欠缺了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国内股票市场的资产增值效应还是属于阶段性的,而近年来上市公司黑天鹅现象的频繁上演,更是导致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欠缺了一些投资安全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年来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还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性。多年来,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上市公司抑或是普通企业,都可能存在投资房产乃至囤房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家对房产投资产生了依赖,而上市公司大量投资房产的行为,也导致房价涨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更有部分主业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其投资房产的规模更是接近乃至高于其主业的投资规模水平,对房产价格的敏感度更高,当房价出现显著波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将会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在居民与企业对房产投资依赖度尚未发生实质性下降的背景下,且股票市场欠缺了持续赚钱效应,仍很难把大量炒房资金引导至A股市场。对于资本而言,本身具有强烈的逐利性,若股票市场形成了持续赚钱效应,估计部分炒房资金也会快速转移至股票市场,实现资产快速增值的需求。